与死神较量-采访非典危重病区一线医护人员(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2日13:20 金羊网-新快报 | |||
图:重症监护中心(ICU)里,一些病情转趋稳定的病人成为“保护性隔离病人”,以免再遭病毒侵害。郭晴/摄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白炽的日光灯,无菌的空间,一个个奔忙着的白色身影……从2002年12月22日接诊第一个“非典”病人起,这里就一直维持着高度戒备状态。这里是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全广东最危重、传染性最高的“非典”患者病区,这里每个病人一天的病历资料就相当于一个普通病区的量。 当人们开始从“非典”事件的恐慌中走出来,这里的白衣天使们却依旧站在生与死的 记者全副武装直击高危病区 当记者一行来到重重阻隔的监护室门外,却发现这里没有想象中的紧张、严肃气氛,医生护士们有说有笑。正是午膳时间,医生办公室的桌子上摆满了快餐饭盒,有些人已经在开吃了。 “你看,我们都在这里吃饭,不用怕的。”一位护士长笑着说。一旁的刘副主任忙着吩咐护士给我们三人拿来隔离服、口罩、头帽和鞋套,又打趣地说:“医院让我们好好保护你们,你看,你们的防护比我们还先进啊!” 好一番张罗,我们3人终于“全副武装”地跟着刘副主任踏进了这个被外界称为“神秘可怕之地”的封闭空间。 这里的人都看不清样子,大家从头到脚都包着,只露出两只眼睛。医护人员互相打招呼也只能依靠平常的熟悉程度来辨认。 忙碌的医护人员没空理会我们,他们关心的只是躺在病床上、隔离室里的病人———三四名医护人员此刻正近距离地为一名危重病人做纤维镜吸附,把他气管里的积痰一点一点地吸出来;护士们拿着病情记录匆匆走过病床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扫视一眼监护屏幕;有的护士正忙着为病人擦洗身体、清理吸氧和呼吸设备;“过来帮个忙”,一声求助,4名医护人员立即赶到病床前…… 采访只能零碎地进行。护士长告诉我们,姑娘们平时是24小时实行三班倒,但最近她们也和医生一样,忙得倒乱了上下班时间。“我们有些人为了减轻家里人的心理压力,主动提出和家人‘分房’睡,甚至干脆另外租房搬到外面去住!” “有些医生累倒了,但大家很团结、很合作、主动地互相补位!”刘副主任说:“虽然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些压力,或者来自工作,也或者来自家庭,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徐医生问:“能给我两个小时的假吗?” 从接诊第一位“非典”患者到现在,作为ICU惟一一名男性的徐医生已经连续3个月取消了休息日。有一天,他向部门主任提了一个奇怪的要求:能给我两个小时休息吗?我马上就回来。 这个要求让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觉得奇怪,因为把连续工作48小时当成家常便饭的徐医生,早就该好好休息了,为什么独独申请请假两个小时? 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徐医生的这两个小时是去探望他患有心脏病的老父! 徐医生是家里的长子,年前就患病入院的父亲就住在这家医院里,他却抽不出一点时间来陪老人家。“我老爸有人陪,缺了我还行,还能做手术,但监护室的病人少了我就会有危险,我放心不下他们啊!” 2月13日,在ICU三名医生同时累倒、其他专家又忙着开会的情况下,徐医生一人承担起了广医附一院整个ICU的日常工作。当时又碰巧有两名病人情况危急,需要使用呼吸机帮助呼吸,徐医生不停地同时周旋在两名病人之间观测数据、调整仪器。这一次,他整整连续工作了48个小时。 除了自己的老父亲,徐医生觉得自己最抱歉的还有自己7个月大的儿子和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妻子。前段时间,年幼的儿子突发高烧,当时他正在ICU忙着抢救病人,根本抽不出空来照顾小孩。为了避免互相感染的危险,3个月来他连抱一下自己儿子都不敢,只能远远地看看他。而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他就一直没空陪伴过自己的妻子,到现在已经足足7个月了! 想妈的孩子问:“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ICU的刘副主任经历了许多人从未经历过的危险场面———2月18日下午,她和同事陈医生靠着自己瘦弱的身躯,把一颗重80多公斤的“定时炸弹”———一位重症“非典”患者接回了医院。 那天,刘副主任突然接到省卫生厅的电话,称某医院有位生命垂危、传染性极强的“非典”病人需转到广医附一院治疗。由于当时ICU其他医生都外出会诊,刘主任火速通知了中心的另一位女医生,两名女士马上带着救护设备赶往病人所在的医院。 虽然之前对病人的情况已有所了解,但当刘副主任赶到现场时,还是不敢相信面前的一切:病人已经呼吸衰竭,面部及头部水肿变得不成人形!这位病人是某医院的司机,是2月1日在芳村区接收一名病人时被感染的。 这名司机身上携带的是高传染性病毒,接回去治疗,无异于接回一颗“定时炸弹”。但如果不接回去,病人可能活不过当天。危急时刻,刘副主任当机立断:“马上抬上车!只要病人还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尽责。” 就这样,两个瘦弱的女医生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接回了这名体重超过80公斤的危重患者。直到晚上9时,抢救终于告一段落,刘副主任整个人都累得软了下来。 “妈妈,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这是刘副主任的儿子最近念叨不停的一句话。有时儿子把电话打到ICU,她也只能戴着口罩与儿子匆匆说几句。面对记者的采访,刘副主任满怀歉意地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因为自己没时间像其他父母一样陪儿子出去玩,家里的事现在只能全部交给丈夫,“我都有一年时间没进过菜市场了!” 陈荣昌主任:“我不怕病倒,只是放心不下病人” “非典”的可怕之处,是其传染之烈。而他,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市非典型肺炎防治专家小组的组长陈荣昌主任,却是屡屡犯险———有一天,赶到市胸科医院支援的陈主任帮助抢救一名20来岁的打工妹病人,万万没有想到,当陈主任用显微镜帮她清理胃液的时候,病人出现胃液反流。在强大的压力下,大量的胃液夹杂着带有病毒的痰液沿着插管喷涌而出!一下子,陈主任的脸上、额头上、眼睛上全被沾上。 时间就是生命,抢救不能延误。陈主任没有退缩,草草清洗之后,他又回到了手术台。 这段时间以来,会诊、抢救,再会诊、再抢救挤满了陈荣昌的工作日程。据不完全统计,陈主任累计会诊已达到100多人次。 其实,早在参加河源第一例“非典”病人在广州陆军总医院的会诊后,陈主任就一直感冒发烧,鼻腔也开始出血。他开始怀疑自己染上“非典”。但省里、市里还有那么多病人等着他去会诊,那么多的医院等着他去指导,他顾不得休息,继续奔走在各大医院之间。幸而一个星期过去后,烧终于退了,他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同事们告诉记者,陈主任曾对他们说:“我并不害怕自己被感染得病,我只是担心自己病了没法工作,我要是躺下了,那么多的病人怎么办啊?病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新快报记者 林靖峻 朱蕾 通讯员 贺小伶 刘丹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