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话钟南山:医德的最好体现是治疗效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1日11:10 南方都市报 | ||
医德最好体现是治疗效果 钟南山说“哪里最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 -对话 采访钟南山很难,这几乎是所有记者的感觉,作为权威专家的他成了随呼随到的“飞行”指导,有时连他的同事都不知道他的行踪。本报记者曾就“非典”问题采访了他3次,每次采访的时间都不长。最后一次采访是在4月18日的傍晚,当时他刚看完门诊显得很累,但他见到本报记者还是微笑地接受了采访。 记者:听说你对广医一院和呼研所医护人员在这次非典型肺炎救治事件中的表现非常感动,甚至流下热泪? 钟南山:他们的确让我很感动。我们专家出去会诊就像去打仗一样,我们就像是火箭队,哪里最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大家知道,我们医院收治的病人虽然不是最多的,却是病情最严重的,但院里有几个年轻人表现得很突出,如ICU(重症监护室)的陈思培医生,有一次差不多48小时都在忙着救护工作,中间曾被强制去休息,但两三个小时后他又跑了回来。我们的医生有时一天出去就要到四五个地方会诊(深圳、肇庆等外地城市都有),ICU的副主任甚至亲自去抬病人,这让我非常感动。 记者:你们不怕被感染吗? 钟南山:当然有些担心,但是我们不怕。其实我们也很矛盾,一方面自己有感染的可能,另一方面做为医生又必须承担责任。我们医院收治的病人都是最严重的,但每当挽救回一个生命时,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我觉得医务人员的医德好主要体现是治疗效果。 记者:如果病原就是冠状病毒的话,是否预防和治疗就更有针对性。 钟南山:我想是的。以后我们就可以从冠状病毒的角度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的研究。这就使得我们的力量更加集中了。 记者:做出抗体和疫苗需要多长时间? 钟南山:过去我们对致病原争论不休,根本谈不上疫苗,所以需要时间。现在基本搞清楚了,大大缩短了我们针对性的疫苗的制作。 记者:刚才体育部来了个电话,说国际足联取消了在大连、昆明的足球赛事,从专家的角度您觉得怎么样来看? 钟南山:反应过分了,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比较积极的预防方法,像在广东依靠室内通风和个人清洁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发病率逐渐下降,除非是在很密闭的环境里,否则我想应该不会有问题。 记者:现在人们最担心的是在公共场合会不会感染。 钟南山:我们现在还没发现在公共场合,参加一个集会或是看一场电影就会引起集体感染,病情爆发的情况。 记者:那您怎么看待大家戴口罩的问题? 钟南山:我想戴口罩对已经得病的病人更加重要。 记者:您现在感到责任最重大的是要干什么事情? 钟南山:他们已做了一些早期的初步诊断,对于及时隔离预防病原的感染是有效的,当务之急是救治最近发作的病例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报记者曾文琼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