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非典型肺炎” 务必做到“四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9日03:23 北京晨报 | |||
编者按: 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是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了使大家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本版选择了一些重要常识并配以漫画,希望这种通俗、生动的形式有助于您的理解。 早发现 ●何谓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非典型肺炎实际是与由细菌引起的所谓典型肺炎不同的一组肺炎。相对于经典的大叶性肺炎而言,早年支原体肺炎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时,因其表现不够典型亦称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现在主要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 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聚集感染现象,有比较强的传染力。 病人通常以发热(体温38℃以上)为首发症状,多为高热,并可持续1至2周以上,可伴有寒战或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全身酸痛和不适、乏力,部分病人在早期也会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发病2至7天后,病人会有干咳、少痰、呼吸困难,少数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约10%的病人需要机械性通气。血液化验时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降低,胸部X线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炎改变。 早报告 ●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接触“非典”病人后如何断定是否会发病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试行)》,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为: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非典型肺炎正在流行的地区。 2、症状与体征:发热38℃以上、咳嗽、呼吸急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3、实验室检查:早期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4、肺部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显示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临床上要结合以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田雨张景勇)一些与非典型肺炎病人有过接触的人非常担心:自己是否被染上非典型肺炎?为此,专家们提醒要注意以下事项: 非典型肺炎病人潜伏期一般在2至12天之间,大多数在4至5天内发病。与非典型肺炎病人有接触史的人一般要通过为期2周的隔离观察。如果已感染非典型肺炎,通常会以高热等症状起病。病人通常先出现发热(腋下体温常在38℃以上),可伴有寒战或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全身酸痛和不适,乏力,部分病人在早期也会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发病2至7天后,病人会有干咳、少痰、呼吸困难,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化验时白细胞数大多数正常或降低,肺部X线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炎改变。 如果2周以内未发病,而且没有再次接触非典型肺炎的人一般不会发病。 早隔离 ●隔离杜绝交叉感染,隔离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市卫生局防治“非典”专家组成员唐耀武介绍,隔离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病菌进一步传播。市民应该正确理解隔离的概念,因为在目前这种疾病流行的情况下,一旦发现可疑病人,应立即隔离,让医生、专家来确定其是否感染上了“非典”。虽然实际上最终被确定感染上“非典”病毒的病人只是一小部分,但为了慎重起见,不漏掉一位可疑病人,防止病毒的再次传播,隔离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一科主任金荣华也表示:隔离本身就是一种治疗。他说,对“非典”病人采取隔离措施首先是管理传染源,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以免病人在不经意间再感染其他人,保护易感人群。其次,隔离这一措施本身就是对病人的治疗,可以让病人在相对单纯的环境下接受其他治疗。另外,医院也不主张病人之间交流,以避免交叉感染。 早治疗 ●经及时治疗,绝大多数非典型肺炎病人可以痊愈 非典型肺炎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但经过及时的支持性治疗和对症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人是可以痊愈康复的。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试行)》,非典型肺炎的一般治疗以休息为主,可适当补充液体和维生素,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胸片、心、肝、肾功能等。每天检测体温和相关检验指标。 对症治疗方法: 1、有发热超过38.5℃或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及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儿童忌服阿司匹林。 晨报记者刘墨非/文 林赛潘莉莉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