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伊拉克人-“我想回伊拉克和他们在一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8日06:58 外滩画报 | ||
“我想回伊拉克,和他们在一起。”萨非看着桌上的采访本,翻开的那页上画了一个不规则的框,算是伊拉克地图,框里有个小圈儿,萨非说这是他的故乡——位于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多胡克。他的父母和妻儿就住在那儿,战争爆发后,他们仍旧留在那儿。 “爸爸,我不怕” 他告诉父母想回伊拉克。虽然直通伊拉克的航班都停了,但可以先到约旦,通过地面交通进入伊拉克,尽管危险,却是唯一的途径。 年近36岁的萨非是上海市医科大学的学生。3月20日大约11点左右,他正在岳阳医院里实习,同事告诉他已经开战了。他往家里拨电话,直到晚上10点,才拨通了第一个电话。 10分钟内他分别和每一位家人通了话。 他告诉父母想回伊拉克。虽然直通伊拉克的航班都停了,但可以先到约旦,通过地面交通进入伊拉克,尽管危险,却是唯一的途径。 萨非的父母说:“这里情况还算稳定,别冒险回来。” 萨非的妻子说:“我们会没事的,你在上海安心学习吧。” “她是个勇敢的女人,居然没有哭。我就说了我爱她。”萨非语气很柔和,听了能让人安心。 萨非的女儿11岁,家人没告诉她战争的事儿,但萨非觉得女儿什么都知道,“爸爸,我不怕。”女儿只对他说了这句话。 萨非有3个儿子。最小的5岁,另外两个分别只有9岁和10岁。萨非告诉他们,妈妈要带他们去乡下玩,就像平时到郊外野餐一样,小男孩们开心得直保证一定会听话。 萨非父亲在乡下有栋房子,他说那里被轰炸的可能性比较小。 3月21日,萨非只和父母通了电话。妻子已经带着4个孩子和勉强能维持一个月的食物去了乡下。 萨非的父亲必须留在城里看家,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时,萨非一家躲进山里避难,回来时发现家里值钱的东西全没了。母亲坚持要陪着父亲,哪里都不去。“不过他们在车里放了食物、毛毯和水,万一有危险,他们随时都能走的。”萨非说得很急切,说完还用力地点了一下头,像是一种确定,对着我也对着他自己。 “我想回家” 交谈时萨非偶尔笑了几次,他说这次的情况不如海湾战争时那么糟。因为妻子和孩子在乡下有房子住,有东西吃。“那次战争,我失去了我的女儿和儿子,他们全都饿死了。” 从3月22日至今,萨非每天拨十几次电话,伊拉克的国际长途转接中心始终无人应答。他只知道21日那天库尔德地区还算安全,城里每户人家都有一两个人在留守,商店依旧营业,只是不到傍晚就关门。“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卖,大家早就囤积了很多食物。” 对伊拉克当地目前的情况,萨非知道的并不比我多。他不懂中文,看不了报纸,只能每晚10点准时收看CCTV-9关于战事的现场英语报道,直到凌晨报道结束后才休息。 萨非有个远房亲戚住在巴格达,以前很少联系,这几天萨非天天给他打电话,同样没能接通。“我在清真寺里为他祈祷了,他会没事的。” 萨非每周五会去位于常德路上的清真寺做祈祷,在那儿他认识了5个来自伊拉克的朋友。“我比他们幸运,他们的家人都在巴格达和巴士拉这些南部地区,那里更危险。” 萨非每天和他们联系,试图从他们那儿了解家乡的情况,只是这些朋友也没能联系上在伊拉克的家人。 交谈时萨非偶尔笑了几次,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说这次的情况不如海湾战争时那么糟。因为妻子和孩子在乡下有房子住,有东西吃。“那次战争,我失去了我的女儿和儿子,他们全都饿死了。”萨非说这些话时很平静,我连忙道歉,他说不必道歉,是他自己要说的。 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时,萨非供职于巴格达的一家医院。“我听见了爆炸声,接着是整幢楼在震动。” 第二天他赶回多胡克,没多久那里也发生了军事冲突。萨非带着全家逃往土耳其。土耳其政府拒绝接纳萨非等一批伊拉克难民,他带着家人在靠近土耳其边境的山里走了整整7天,他们吃光了所有食物,襁褓中的一双儿女无法抵御寒冷和饥饿,没等他们走出山就死了。 他现在惦记的是活着的4个子女。“我想回家,我是男人,必须保护我的家庭。”萨非说得很大声,交谈进行了一小时,这是他第一次情绪波动。 我说如果战争持续下去,库尔德地区也被卷入战争,而他依旧无法回去,那时怎么办。萨非沉默了应该不到一分钟,可我觉得等了很久,一分钟,所有能想到的可能性应该都想到了吧。沉默之后,他说:“我不知道。” “未来会发生什么?” 过去的20年里,伊拉克经历了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和现在正在进行着的战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担心,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根本无法安排将来的生活。” 2002年9月,萨非自费到上医大学习针灸。来中国前,他已有10年的行医经历。海湾战争结束后,他在家乡开了一家诊所,每月的收入大约有300美元。他的妻子是名教师,月薪不高。他父亲今年63岁,退休后每月领取生活补助少得可怜。这是一家人所有的收入来源。 萨非说他们家在伊拉克当地至少属于中产阶级。“我们家每周能吃一次肉类食品。”他丝毫不掩饰他的得意。我有些错愕,奇怪他为何得意,他说大多数伊拉克人一个月都未必能吃上一次肉。 我问他家里囤积的都是些什么食品,他说有米、面粉、土豆和油。 萨非告诉我,在巴格达会针灸的医生不超过10个,而库尔德根本没有会针灸的医生。 萨非只在上医大学习一年,今年7月他就能完成所有课程。学费、生活费及其他费用总共的预算是2万美元,这差不多是萨非10年来的所有积蓄。他说回国后又要白手起家,“学会针灸很容易赚钱的。” 我无法向他解释破釜沉舟这个汉语成语的意思,就说他很有勇气,对未来如此自信。他笑着摇头,说:“伊拉克人习惯不为将来做长远打算。” 过去的20年里,伊拉克经历了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和现在正在进行着的战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担心,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根本无法安排将来的生活。”萨非说伊拉克当地的百姓经常囤积食物,他来中国前家里就已囤积了大量食物,足够维持一个月,但那时市场上的货源其实还很充足。 因为职业关系,萨非家储备了许多药品,“伊拉克的药品很少,一般人家根本存不了。”他临走前将每一种药品的用途告诉了妻子,并看着她记下这些用途。我一直惦记着他父母看家的事儿,奇怪如果真的发生混乱,他父母如何能保卫自己的家,萨非说父亲有枪,只是他怀疑父亲是否知道如何使用它。萨非的父亲是军队里的工程师,服役32年,却没受过正规的训练。 萨非说在伊拉克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枪支,但人们并不喜欢使用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战争是最不应该使用的方法。”这是萨非第二次激动,他说了很多,关于战争,关于伊拉克,关于美国…… 我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地听他说,尽管来不及听懂他的每句话。外滩记者杭晓琳/报道 编辑:林寒奇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战争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