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师曾:伊拉克人狂爱萨达姆 伊肯定决一死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7日00:27 北京娱乐信报 | ||
唐师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今日参与对话的嘉宾是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很多人都喜欢称他为唐老鸭。他曾多次深入中东尤其是伊拉克进行战地采访,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战地记者。在海湾战争结束后,他和妻子又回到伊拉克,制作了一部颇有人文气息的纪录片《重返巴格达》。 伊拉克人狂爱萨达姆 问:请您介绍一下,上次海湾战争您深入到中东,特别是到伊拉克的情况。 唐:我是1990年12月去伊拉克的。当时战争还没有开始,那是我第一次去。第二次去是在战争结束以后——1991年的3月或者4月,是跟中国大使郑达庸回去的。我去了五次伊拉克,这五次给我的感觉不同。第一次去是1990年11月20日,当时一个伊拉克第纳尔能换3个美元。2000年去的时候一个美元换2000多第纳尔。第一次去伊拉克,街上跑的汽车都是奔驰,最后一次去伊拉克,巴格达路上最好的也就是解放汽车。 问:伊拉克人民的生活看来很糟糕,但10年来没有屈服,好像很有国家气节,您认为国家气节和人民幸福哪个更重要? 唐:我认为两者都离不开,但人民幸福更重要。因为一个人只能活一次,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力。 问:伊拉克人是怎么看萨达姆的? 唐:伊拉克人朴实狂热地爱戴他们的领袖。萨达姆有很多迷人的品质,比如比较清廉,比如他会开着汽车送一个普通的孩子上学,或者突然到一个普通百姓的家里吃一顿便饭。我2000年去伊拉克的时候,有个朋友,他能弄来很多人的签名,但就是没有萨达姆的。所以我到了伊拉克之后,就帮了他这个忙,萨达姆很快就签了字。他也很愿意和我进行交流,只是交流方式有一些特别罢了。 萨达姆布什特点不同 问:作为男人,您更欣赏“萨达姆”还是“布什”? 唐:我都欣赏。因为他们两个代表男人的不同魅力。他们有共同性,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小布什上了美国两所名牌大学,还当过兵。萨达姆也受过很好的教育,是个挺勇敢的士兵。记得当年他们有七个人刺杀一个领导人,刺杀之后萨达姆走在最后,勇于承担责任,所以他能成为一个民族领袖。这些都是男人的优点,除此之外他们还都有别的特殊的魅力,所以这两个人我都喜欢。 问:从个人情感来讲,您对美国和伊拉克更偏向于哪一方? 唐:我都不偏向。伊拉克有我很多朋友,美国还有我的亲戚。这两个国家拥有两种文明,不同的文明,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是这两种道理不在一个时空上。 伊拉克肯定决一死战 问:伊拉克国内的民众是否会支持萨达姆反击美国,他们主流观点是倾向于投降还是真的要与美国决一死战? 唐:伊拉克肯定会决一死战的。 问:伊拉克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吗?它能抵挡美国的导弹吗? 唐:很困难。但是伊拉克的部队是阿拉伯22个国家里面最强大的,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面对新形势的战争和整个国际社会就很难说了。 问:您认为美伊战争如果爆发,会不会演变成核战争? 唐:那要看伊拉克垂死挣扎到什么程度。 问:您觉得美国有没有可能对伊拉克单独动武? 唐:至少会跟英国在一起。 问:您认为美国会最终控制局势会让伊拉克屈服吗? 唐:我认为最终经过漫长的时间经过漫长的努力,会的。中东原来是一个阿拉伯国家,后来分裂成22个。22个国家分为三种,一种就是跟英美保持友好关系的。第二种是曾经跟苏联保持关系,跟英美关系不好,但海湾战争以来彻底改变了这种外交政策的。还有第三种一直坚持和英美不同观点政策的国家。第三种越来越少,第二种越来越多。 伊拉克让美国很不舒服 问:美国为什么会对伊拉克耿耿于怀,伊拉克对美国真有这么大的威胁吗? 唐:美国为什么对伊拉克动武,美国的媒体、总统说得都够充分了。我自己不认为伊拉克对美国构成那么大的威胁,但伊拉克给那些不听话的国家树立了一个让美国很难看的榜样。这让骄傲的美国人很不舒服。 问:如果美国赢得了这场战争,接下来他们会拿伊拉克怎么办呢? 唐: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改造伊拉克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1992年4月我去撒哈拉的一个地方见卡扎菲,战争几乎一触即发。我去利比亚那天,利比亚汽油站停止加油。可是一个星期后,我见卡扎菲的时候,在那儿喝的是百事可乐。我看过一张照片,是一个越南游击队打跑了美国人,回家送给他女儿一个礼物是芭比娃娃。 问:为什么那么多国家反对美国战争,但是美国还是要坚持动武呢? 唐:这两种文明的差距太大了。自1865年以来,说英语的人认为在他们之间可以用谈判、文化、条约、会谈这些办法解决他们之间的一切问题。所以从1865年起,说英语的人彼此之间就从来没动过枪。他们只对其他文明,说其他语言的国家动武。这也是说英语国家富足的原因,也是他们聪明的一个表现。 问:您谈了对伊拉克人的看法,能不能谈谈对美国人的看法? 唐:中国对美国的态度一直和对其他国家不同。比如阿美利加这个字在日文里面会翻译成为米国,可在中文里面翻译成美国。“米”这个字在日语里面顶多是中性的意思,但“美”这个字在中文里面绝对是好词。而我们对那些不看好的民族,往往是起不那么美的名字。比如犹太,左边是一个狗,右边是一个狗。而对美国从取名那天开始就能看出中国文化对这个国家的一种很复杂的态度。 美国人称自己叫STATES,就是联合起来的小国。美国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个例,它是全世界那些勇于离开自己家乡去寻找一种新生活的人,聚合在一起创造的这么一个国家。美国能有今天,是和欧洲人、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印度人的共同劳动分不开的。它是一个现代社会里面综合了地球上各个不同民族力量的那么一个特殊的国家。 我恳求去伊拉克 问:你有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而且男人气十足,你许愿当好记者,娶好姑娘,愿望实现了吗? 唐:尚未完全实现。比如当好记者就没实现,我想去的地方去不了。 问:请问您现在身体好吗? 唐:还好。我前不久去了一次西部,最远到达珠峰的大本营,刚回来不久。开着车去的,单车无后援。 问:我提一个尖锐的问题,唐老师是否有比较浓的英美情结? 唐:我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时候,对表必须以伦敦时间为准,我在看地图行走的时候,必须以格林威治子母线为标准。我在道路上开车,警察看我是否超速,一定要看多少MILE。 问:请问唐老师您在采访的时候,是否曾经害怕流弹? 唐:害怕。在新华社摄影部我是第一个买钢盔的。以后去的记者都是到我去买钢盔的地方买,因为我对军品店比他们都熟。 问:现在的唐师曾已经有了妻子和儿子,还能像以前那样不顾危险,亲历战场吗? 唐:我恳求派我去伊拉克。 唐师曾简历 198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 1987年任新华社记者,保持平均每天发表一张新闻照片达数年之久,同年参加“沿万里长城步行”活动。 1988年在秦岭拍摄野生大熊猫,在纽约出版画册“SecretWorldofPandas”。 1990年参加可可西里探险,历时四个多月。 1991年采访海湾战争。 1991年-1993年底任新华社中东分社摄影记者,先后授权采记了卡扎菲、沙米尔、拉宾、阿拉法特、穆巴拉克、加利、曼德拉等军政要人。 1994年出版《我从战场上归来》。 1995年在神农架原始森林探险寻找野人。 1996年独自驾车环游美国。 1997年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手术。 1998年出版《我钻进了金字塔》。 1999年应阿曼王室邀请赴海湾策划《从金字塔到万里长城》。 2000年与妻子合作完成纪录片《重返巴格达》。 2001年以人文记者身份参加第17次南极考察活动。 2001年穿越马来西亚热带丛林。 2002年出版《我在美国当农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