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提案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缺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5日16:5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是最直接、最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形式。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济济、硕果累累;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成果转化却十分薄弱。到底是什么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 急需一支高素质中试队伍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恩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键是科学家与最终产品的制造者之间缺少一道 多年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王恩多,现任中科院生化所“酶与核酸相互作用”课题组组长。在近6年的时间里,她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和一项中科院重大项目,并拥有三项专利。率直的王恩多说,科学家“下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成果能早日转化为现实的产品,但市场经济是无情的,杰出的科学家和成功的企业家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有的企业并不是真心要购买科技成果,而是借此拿有关部门的大笔研究经费,王恩多说,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吃力不讨好的阶段,既没有科学家头顶上的光环,也没有丰厚的收益,但却需要同时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了解。要实现科技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需要一批不计名利的人来承担中试的重任。 “所以有关部门应考虑建立一套机制,并通过建立相应的法规,让参与科研、中试和最终生产的人都能共享科技成果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在成果和产品之间架起桥梁,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出档案和论文,造福于社会和人类。”王恩多说。产学研结合才会适销对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史一兵说,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成果转化率,必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 史一兵深有体会地说,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有的地方不足20%。其主要原因是: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产学研结合企业是龙头,是主体。一切科学研究都要跟着企业的指挥棒转,因为企业最了解市场要什么,市场上会遇到什么风险,什么成果在市场上最有效益。当前不少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批量生产,是因为研究所、高校列题时脱离市场。为什么会脱离市场呢,因为研究所不直接搞生产、销售,不知市场风险,市场要什么没有直接体会,闭门研究的结果并不是市场那么需要的东西,或者是已被市场淘汰的东西。这样的成果当然很难向生产领域转化。 史一兵说,要改变科研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务必建立以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开发体系。并要彻底改变科研经费的投资方式,即应用技术科研项目由企业提出、科研经费也全由企业提供,科研项目通过招标方式交给研究所、高校去开发,开发好的成果再返回企业规模生产。这样,企业出了钱特别关心研究效益,研究机构拿了钱研究会特别努力,而按市场需要立项的研究成果会受到市场欢迎,企业也能获得良好的科研回报。 跑好“接力”每一棒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化工集团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罗益锋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从小试到中试,再到产业化的‘接力运动’,任何一个环节掉‘棒’都会导致全盘皆输。” 作为成果转化的第一“棒”,高校和院所对科技人员的评价机制有一定片面性。罗益锋认为,目前科研人员水平高低主要看论文的数量,以及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而不是瞄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终目标。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很多成果、甚至专利的性能价格比不具有产品化的竞争力,结果只能“锁”在学者的“书柜”里。 成果转化的“接力运动”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工程放大。他说,20世纪50年代北京有一批实验厂,专门承担把科研成果工程放大到产业化的职能。后来由于我国遭到物资封锁,迫切需要产品化,这些实验厂渐渐变成了生产厂,工程放大功能逐渐淡化、消亡,造成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出现断档。“接力运动”的最后一“棒”——企业,目前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罗益锋说,国外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企业投入占大头,政府投入占小头。很多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究院。而我国科技创新还仍然以国家投入为主,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纳入科技创新的轨道。事实上,企业是成果转化的最佳场所,企业应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套从微观到宏观,从技术源到市场,从主体到环境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提起资金投入,罗益锋认为,用于成果转化的资金严重缺乏,也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他举例说,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一家公司投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5年科研经费是3000万美元。而当时的国家科委投入到品种更广的高性能纤维的研究经费仅3000万人民币。资金缺乏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罗益锋两项议案《建议制定风险投资促进法》和《建议制定中小企业风险创业投资基金法》就是专门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缺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