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女人大代表风采录(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5日08:38 解放军报 | ||
图片合成:仓小宝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颜培华 戴岳 本报特约通讯员吴溪 人物小传:贾丹兵,1969年入伍,1997年1月任医院院长,2002年7月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曾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党的十四大代表。 走路,脚下生风;说话,嘎嘣脆;写字,沙沙作响。珍惜一点一滴的时间,使贾丹兵多年来养成快节奏的工作作风。当科主任时她硬是挤出时间写出几十万字的医学专著,任院长后更是以身作则搞科研,两项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贾丹兵的日程表总是与节假日无缘,即使面对鲜花和掌声,她也一刻不懈怠自己。2002年7月24日,是贾丹兵人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成为沈阳军区惟一一名女将军。在她登上赴军区参加授衔的列车时,一直专注地修改一份科研课题材料,直到凌晨1点多钟。授衔完毕,她又连夜踏上归程。第二天凌晨4点钟下车,早7点,医院又出现她忙碌的身影。那天,她大大小小处理了18件事。 贾丹兵的名字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慕名想结识她的人很多,但她怕应酬过多干扰工作,从不轻易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人。然而,每逢到部队送医送药、走访慰问,召集部队伤病员开座谈会,她却主动把电话号码告诉官兵们。她跟战友们说,这是我给你们的“特权”,如果你们有什么要求建议,或是看病受了委屈,可以随时打电话找我。 2001年1月,“休养员诊疗服务中心”在211医院宣告成立。从此,官兵来看病,一进门诊,就有导诊员引领挂号就诊;14名白衣天使,24小时轮流值班,没有空当。这个中心是医院惟一没有经济效益的单位,每年消耗十几万元。贾丹兵对此的诠释是:为兵服务不能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我们要让每一位部队休养员走进这里都能感受春天般的温暖。 李俊:摆兵布阵方寸间 ●徐春 本报特约通讯员李华敏 人物小传:李俊,1990年9月入伍,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某部自动化站工程师,副站长。多次参与大型科研项目攻关和保障任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 广州军区某部作战指挥室内,近百位将军正在观看一场特殊的战役推演。“红军”运用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全力保障我军进攻战斗,而“蓝军”则负隅顽抗…… 与此同时,一位女少校指挥的保障小组也在紧张工作着,演练中纷至沓来的指令和数据都在她这汇集,然后转换成电子屏幕上的画面和字幕。她就是这次演练保障的负责人,某部自动化站工程师李俊。 李俊,人如其名,爽朗中带着一股阳刚之气,干起工作来更是巾帼不让须眉。 在负责技术保障的两个多月中,李俊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彻夜不眠。作为负责人,当其他的同志轮流休息的时候,她还必须坚守岗位。一次,为了完成一项突击任务,她连续工作了3天3夜,任务一完,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 室内推演离不开显示设备,普通的演示屏不能同时显示多个场景,多个屏幕又无法合成整体画面,而实际运用要求两者兼顾。李俊二话不说,熬了几个通宵,拿出了可行方案。通过电脑程序控制的电子屏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仅此一项就节省了数万元经费。 一次,上级下达了研制战役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任务。为了使系统设计符合实战要求,李俊常常把一个方案反复修改几十次。信息网络是整个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在工作中,她凭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一边干,一边学,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志请教,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经过不懈努力,李俊和同事们终于拿出了设计方案,建成了全军第一个装备保障指挥中心。 程晓健:翱翔蓝天白云间 ●丁艳丽 本报特约记者郭凯 人物小传:程晓健,1981年7月入伍。先后飞过6种机型,安全飞行2900多小时,多次出色完成军事演习、科研试飞、抢险救灾等任务。曾当选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当高中毕业的程晓健有幸成为一名女飞行员时,面对抽象的飞行原理、深奥的空气动力学、复杂的气象知识、数以千计的飞行数据等知识,她备感吃力。凭着异常的刻苦努力,航校毕业时,她取得了全优的成绩。并在同批女飞行员中,创下了许多“第一”的纪录:第一个打旋梯、滚轮;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跳伞;第一个入党……每个“第一”的背后,都折射出她敢于向新高度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航校毕业后,作为全优学员和区队长,她主动要求到某部队磨炼双翼。在她的眼里,越是艰苦地方,越是磨炼意志、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从西北边陲到南海前哨;从大兴安岭到云贵高原,万里云天处处留有她执行人工降雨、飞播造林、货运包机的航迹。每次飞行,对她来说,都是一次锤炼铁翼,畅游蓝天的好机会。 大型喷气式运输机是未来空中运输的重要力量,但现有机型需改装后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程晓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项重任。 对女飞行员来说,改装新机型是异常艰难的,受体力的限制,一些飞行训练要付出男飞行员数倍的努力。为了能早日驾驭新装备,程晓健每天吃住在飞行大队,与参加改装的男学员们共同训练。新机型科技含量比较高,为了充分摸透机载设备的构造和原理,程晓健虚心向教员们请教,直到弄清每个问题,每一次飞行结束后,她都要反复总结。经过一年的航理学习和单飞改装,她不负众望,顺利完成了改装任务。 姚云竹:理论园地勤耕耘 ●本报特约记者包国俊 人物小传:姚云竹,1970年入伍,历任班长、参谋、翻译、教员、研究员,现为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第三室主任,大校军衔,1998年获军事科学院军事学博士学位。主编和主持翻译多部重要军事理论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百余篇。 14年前,当姚云竹走进军事科学院的时候,她怎么也不会想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与军事理论,竟然像香山的红叶与泥土、清泉与山峦一样,再也不能分开。 从跨入军营的那一天起,她踏上了艰难的求学之路,凭着女性特有的韧劲,她成为全军第一位女军事学博士。如今,她已肩负起军事科学院外军部第三研究室主任的重任。 她曾作为军事科学院访问代表团的成员,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客座研究。随后,她又两次访问美国。 在异国他乡,她带着对国际军事问题的诸多思考,深入英国、美国社会调查研究,走访了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等著名研究机构,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西方国家的军事发展情况。 在英国期间,姚云竹针对一些人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论”,她非常气愤,于是用英文写文章,严厉驳斥他们的言论。许多外国学者看了她的文章后,深深被这位充满智慧的中国女军事专家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和娴熟的语言能力所折服。 通过对世界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的深入研究,姚云竹完成了7份高质量的咨询报告,撰写了10余篇学术论文、3部国际军事问题专著和10部译著,其中7项成果获得全军和军事科学院科研成果一、二等奖。 汤玉英:抢占通信“制高点” ●廖廓 本报特约通讯员张日军 吴旭 人物小传:汤玉英,1982年10月入伍,1985年考入西安通信学院学习,现任总参某通信团副总工程师。先后参加了抗洪抢险、港澳回归、卫星导弹发射、军事演习等重大通信保障任务。 一次,某通信团电话交换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在场的话务员们心急如焚,十几分钟后,一位女中校迅速走进机房。不一会儿,在女中校的指挥下,技术骨干们经过一番紧张的检查、测试、分析、排障,机台又恢复了正常运行。指挥大家完成这次紧急排障任务的女中校,便是总参某通信团副总工程师汤玉英。 那年,模拟通信设备全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式网络化交换平台,话务装备从“有绳”换“无绳”,操作也由过去简单的插插拔拔转变成键盘鼠标。面对陌生的数字化通信,汤玉英从零开始,在现代通信知识的海洋里迈开了坚实的步伐。她自学了大量数字网络等高科技书籍,还结合体会编写了《新装备学习小手册》,为大家学习掌握新装备提供了方便。 伴随着科技练兵的热潮,时任站长的汤副总工,积极投身于训法改革的实践中。她通过大胆创新训练和考核方法,编成了《话务综合训练系统》,完全模拟数字化无绳台界面和接转电话全过程,大大缩短了话务员岗前培训时间。 2002年,汤玉英被任命为该团副总工程师,负责全团的话务技术工作。上任不久她就接到《全军人工电话网智能支撑系统》的研发任务。每天工作之余,她都到各台站调研、论证,周末假日又去图书馆查阅搜集资料时,人整整瘦了一圈。当笔者问到是什么促使她不断挑战自我,她淡淡地笑着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21世纪的军人也要追赶着太阳。” 赵梅:卫星发射“安检员” ●胡建兵 许峰 本报特约通讯员刘冰 人物小传:赵梅,毕业于贵州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现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控技术室工程师。先后排除重大故障10余起,完成20多次卫星发射地面安全控制和雷达测量任务。 当年,赵梅从地方大学毕业,毅然选择了远离家乡、艰苦而又神奇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中心遥测监控台的一名普通操作手。 监控台的作用类似于“方向盘”,是对火箭飞行进行地面安全遥控的重要“窗口”。面对排排机柜和纷繁复杂的插口、线路,赵梅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便迅速掌握了整个监控台的系统原理和操作规则,而且边学边实践,独立完成了某型号卫星发射的安全监控任务。 一次,基地执行卫星发射任务。火箭起飞60多秒钟后,箭上安控设备告警,要求地面立即对火箭采取“安控”措施。指挥大厅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关键时刻,正密切监控遥测设备状态的赵梅显得格外沉着冷静。短短10多秒钟的时间,她飞速计算了遥测压力参数,认为火箭本身飞行正常,告警指令是由于箭上接收异常载波所致。“安控”指令被收回,卫星最终准确入轨。 某型号卫星发射前夕,火箭外测系统在加电测试中,某电瓶参数首先下跌为零,5秒钟后又恢复正常。当时厂方技术人员认为是二次电源模块响应时间慢造成的,属正常现象,建议转入后续测试任务。这一要求在赵梅那儿卡了“壳”。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赵梅意识到,这个简单的参数波动背后,必定隐藏着“杀机”。她精确计算了指令经衰减后到达电瓶的范围值,并与以往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最终消除了一起重大安全隐患。
钱汉新:“双枪”射击惊外宾 ●黄诚忠本报特约记者吴瑞虎 人物小传:钱汉新,1994年12月入伍,现任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侦察女兵队副队长,先后代表国家和军队进行过40多场次的军事汇报表演,是陆战旅首届“登陆先锋之星”,曾被评为“全军射击尖子”。 这是一场特殊的迎外表演。只见一位身手矫捷的女队员双枪并举,时而立射,时而跪射,时而仰射,不到3分钟,25米外的10个气球被各个击破。看台上的某国上将情不自禁地跷起大拇指,连声说:“O K!O K!” 这位女队员就是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侦察队副队长钱汉新。 1994年12月,钱汉新入伍成为一名海军女子陆战队员。 在海军女子陆战队里,钱汉新承受了比男队员更大的磨难,她明白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付出超人的代价。身高不到1.6米的她在翻越两米的障碍高板时,双腿屡屡撞到水泥墙上,痛得直打冷颤,可她没有退缩怯阵。在一次高难度训练中,钱汉新不慎从16米的高台上摔了下来,当即不省人事,后经诊断是右膝粉碎性骨折,医生叮嘱至少要全休3个月,但她为了不让自己掉队,未等痊愈就走上了训练场。 几个月后,钱汉新跨越障碍如履平地,成了队里的“破障”尖子;擒拿散打更是招招制敌,就连高她一头的男教官也不敢轻视她。 练好了基本功,钱汉新开始专攻手枪射击。为了练端枪,钱汉新在枪口上挂水壶,吊砖头,一练就是一星期,直端得两臂胀痛,有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为了练瞄准,钱汉新一瞄就是1小时,直练得眼睛酸涩肿痛,泪水直流;为了练击发时的稳定性,钱汉新平均每天都要抠近千次扳机,天长日久,食指磨出了一层茧。钱汉新没有退缩止步,而是继续向双枪射击挑战,向快速出击挑战。她说,迅速的动作、准确的射击是克敌制胜的灵魂。她终于练就了在3分钟之内连换4种姿势双枪齐射、弹无虚发的绝活。在全军举行的射击比赛中,获得了“全军射击尖子”的称号。 药立波:拼搏在生物领域 ●郑红蔓王坤本报特约记者唐向东 人物小传:药立波,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赴日、美留学,1996年回国。在细胞信号转导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总后评为“科技金星”。药立波是第四军医大学有名的“拼命三郎”。 1988年9月,她被学校选送到日本留学。面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药立波感到的不仅是差距,更是责任。她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日本人是世界有名的“工作狂”,可药立波比日本人工作得还“狂”。在日本仅一年,药立波就在国际著名杂志《免疫学通讯》上发表了首篇论文。 为了追踪世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前沿,药立波又到美国进行信号转导机理研究。期间,药立波放弃了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聘请留任,和爱人按时回到了祖国。 为了走出自己的路,药立波瞄准世界尖端课题———疾病细胞信号转导进行攻关。凭着深厚的知识积淀和顽强的拼搏,药立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新机制;发现了一种新的抑癌候选基因;首次报告了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功能……她还发表论文90余篇,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项,1999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作为科室主任,药立波十分注意发挥其他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在药立波的带领下,四医大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以空前的速度腾飞:已建成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基因治疗基础研究等7个实验室;2002年,她领导的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解放军报2003年03月05日第9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