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先进个人报道:汪家胜“像雷锋那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27日06:40 中国青年报 | ||
40年前,雷锋的名字,从北国军营传遍大江南北;今天,一名普普通通的空军战士的名字,又从素有“东方明珠”之称的上海传遍开来。 这个普通的汽车兵,就是空军雷达兵某旅汽车连三级士官汪家胜。 “学本领,练技术,他以执著的精神爱军习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争当知识 -“握上方向盘,就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当一名合格的汽车兵” 1992年3月,刚入伍的汪家胜被分到汽车连,当上了让人羡慕的汽车兵。从那时起,他就在心里默默想:“既然握上了方向盘,就要像雷锋同志一样,当一名合格的汽车兵。” 可是,汪家胜进新训大队不久就碰了“钉子”。队里组织考核,他竟成了全班的“班副”。与战友相比,汪家胜感到了差距,自己文化水平低,领会起动作来总比别人慢半拍。好强的汪家胜在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头,从那次以后,在训练场上,班长讲解示范时,他就认认真真地记。为了体会驾驶要领,他把脸盆当方向盘,把棍子当变速杆,脚下踩三块砖头分别当离合器、刹车、油门踏板;练习摇车时,其他人摇10圈,他摇20圈,手上打满了血泡,吃饭时筷子都拿不住;课间休息时,他常钻到车下,熟悉汽车构造,以至于身上沾满油污…… 三个月后,驾驶员新训结业考核时,他以全优的成绩被评为优秀学员,成为同年度士兵中第一个可以单独执行任务的驾驶员。 仅仅能执行一般的军事任务还不是他最终的目标。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当驾驶员就要当最优秀的驾驶员。 分到连队后,汪家胜每次跟车外出都拜老同志为师,虚心向他人请教,并反复练习“蝶形倒车”、“定点停车”、“直角转弯”等10多种基础课目。记得在一年夏天,部队在山区组织穿越“S”路训练,要求时速不小于40公里,教练规定,不得压杆,也不准碰杆。坑洼不平的路面,增大了训练难度。当时,天气非常炎热,驾驶室热得像蒸笼一般,许多人实在热的受不了,趁教练不注意的当儿,也采取些挪杆、减速等应付的手段,蒙混教练过关。唯有汪家胜始终坚持按要求训练,直到练过关为止。 -“踩上油门不放松,车才会越开越快,本领也才能愈练愈大” 汪家胜所在的雷达部队,有8个连队在高山海岛,上山的路多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铺成:坡陡处,有60多度,人在驾驶室里就像躺在座椅上朝天上开;路窄处,仅有一车宽,左边是峭壁,右边是悬崖,右侧车轮就轧着悬崖边上走;最要命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急转弯,稍有不慎,便有冲出山崖的危险。 这样的路,一般车辆上下山都很困难,更别说汪家胜们开的是车长近二十米、载重几十吨的雷达拖挂车了。 近几年,部队机动演练任务多,每次任务,汪家胜都冲在最前。1998年4月海岛雷达转移中,由于刚下过雨路面非常滑,汪家胜驾驶的红岩牵引车拖着车长17米、载重20多吨的雷达装备下山时,突然刹车气管老化断裂,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峭壁,道路坡度接近50度,又都是90度的直角弯,在强大的惯性推动下,车速越来越快,左右摇摆,情况十分危急。押车的干部大喊道:“稳住,稳住。”在紧要关头,汪家胜想到自己拖着价值上千万的雷达装备,可千万不能出现闪失!他稳住方向,急速抢挡、拉手刹车,顺势使车厢往右边的峭壁上靠,车子接连翻过几堆乱石后,稳稳地停在山脚下。 在汪家胜的经历中,类似的险情遇到过10余次,每次他都能够化险为夷,保证安全。 他不但驾驶技术好,而且还精通车辆维修。部队装备的吊车、牵引车、履带车、雷达工作车等9种16型号雷达特种车辆,汪家胜全部能够驾驶和维修,并在上级组织的汽车驾驶专业岗位练兵考核和比武竞赛中,拿了12个第一。 -雷锋说对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汪家胜干好本职活,走好军旅路 “干工作,求发展,只能加挡,不能减挡,更不能挂倒挡。事业的车轮才能闯出一片天地,奔向成功的顶峰。”作为一名执行雷达转移任务的驾驶员,汪家胜不满足于平时开好平安车,而是按照战时要求,做到分秒必争,努力给现代战场的“千里眼”,装上快速转移的“飞毛腿”。 2000年,旅在昆山雷达站组织雷达机动演练观摩会,汪家胜主要担负运送雷达天线下山任务。当时的野战阵地很小,只能放下雷达天线底盘,牵引车只能停在离天线10多米远的近60度的坡道上,演习预案要求汪家胜在雷达天线撤收完毕后,在3分钟之内把东风牵引车倒上去挂好,处于行军状态,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步到位,对于抢占战机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演习前,汪家胜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天线车的挂钩处插了一根杆子,在牵引车的后厢中间做了一个标记,倒车时,他从驾驶室后窗中央将标记和杆子对正,始终保持重叠状态。结果,只听“咔”的一声,挂钩与牵引臂分毫不差地挂在了一起。演习时,汪家胜用这个办法,只用了12秒钟就实现了车辆对接,在场观摩的100多名各级领导对汪家胜的表现报以热烈的掌声。 后来,汪家胜的这个小发明,还被部队广为推广。 -“作为一名党员,只有时刻把好思想的方向盘,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汪家胜的家在安徽六安,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他是家中的长子。母亲患了严重的胃溃疡,不能干重活;祖母因病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又因车祸右腿粉碎性骨折,丧失了劳动能力;两个妹妹还在上学,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入伍后,他省吃俭用把津贴费积攒下来,补贴家里。 汪家胜结婚后,一直过牛郎织女的生活。前年10月,妻子来队探亲,怀孕的妻子,水土不服,身体非常虚弱,非常需要人照顾。当时正赶上部队有雷达转移任务,领导本来不让他去,但汪家胜觉得这次任务非常重要,派其他同志去自己不放心。于是,他从连长手里“抢”来了任务,当他满怀歉疚地告诉妻子执行任务的事时,妻子反而宽慰汪家胜说:“部队上的事要紧,开车要小心,早去早回。” 离家千里,不能对老人尽孝,汪家胜有时会觉得心里难受。但在家与国的天平上,汪家胜知道哪头轻、哪头重。当兵12年来,因为工作他没休完一个完整的假,没因家事影响过一次工作。 谈起这些,汪家胜动情地说:“我的岗位在车轮上,只有辛勤工作,才能对得起头顶上闪亮的军徽;只有默默无闻为部队建设作奉献,才能做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 -有人说汪家胜的心就像一潭纯净的水,看不到半点杂质,然而,他的高尚情操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自发的 跑车这行当,有“油门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这话虽然夸张了点,但作为经常单独执行任务的汽车兵,想顺风顺水地挣点外快,机会也不少。 汪家胜家中经济十分困难,但他人穷志不短,从不想歪点子。行车路上,经常看到有人举着捎货的牌子,想搭人便车;还有的想打打军油的主意,千方百计地与汪家胜套近乎、做交易。2000年8月,连队派汪家胜执行送油任务,临近晌午的时候,汪家胜停车在一个停车场,检查汽车。一个饭店的老板把汪家胜拉到一旁说:“当兵的,‘双拥’一下吧,只要你给放两桶油,免费招待你一顿饭,外加一条‘中华’香烟。”汪家胜对他说:“老板,你找错人了,我是军人,开的是军车,拉的是军油,你就是用店里所有家产来换,我也不干。”像这样的事,汪家胜还遇到过不少次,但从来没有做过一件有损军队利益和军人形象的事。 有人说:“汪家胜的心就像一潭纯净的水,看不到半点杂质。”然而他的高尚情操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自发的,入伍11年来,他阅读了100多本政治理论书籍。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他就写了二十几篇读书笔记。入伍时初中文化程度的他,通过自学,已拿到了大专文凭,现又在自学本科文凭。书中道理,如春风化雨,滋润了他的心田,铸就了他那纯洁美丽的心灵。他为人谦和,又坚持原则;先人后己,又善于竞争;尊老敬贤,又嫉恶如仇。在他的身上,体现着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改革开放的崭新意识。既有雷锋精神的延续,又有“三个代表”思想的升华。 “学雷锋,做好事,他以纯朴的心灵播洒新风,在关爱他人的行为中体现着新时代汽车兵的风采。” -在带兵实践中,汪家胜自觉像雷锋那样,以春天般的温暖关爱战士 当班长的汪家胜认为班长就是要带出一批批的好兵。近几年,每次新驾驶员分到连队后,连队干部都安排汪家胜组织他们复训,汪家胜总是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他们。 南京籍战士孔智,家庭条件优越,人也比较机灵,但就是吃不得苦。学车吃不了苦怎么成?汪家胜注意用切身经历给他讲清吃苦与长本领的关系,同时在教学中,汪家胜有意识地给他加大训练量,比如摇车别人摇5遍,汪家胜就叫他摇10遍,锻炼他的毅力;带他外出训练,尽量拣中午高温时间,磨炼他的耐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孔智吃苦精神明显增强,驾驶技术突飞猛进,很快成长为同期兵中的技术尖子,在去年驻沪部队“5·25”军车大比武中,他夺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汪家胜不仅帮助战士提高技术水平,还注意帮助他们在政治上的成长进步。江西籍战士陈敏,15岁时就跑到深圳,在歌舞厅打工,入伍后不适应部队严格管理,作风散漫,经常与班里同志发生口角。汪家胜第一次找他谈心,他置之不理;第二次他溜之大吉;第三次,他干脆把汪家胜拒之门外。碰了三次钉子,汪家胜仍不灰心,干脆把自己的铺盖搬到他的房间。小陈见班长这样亲近他,逐渐消除了抵触情绪,对汪家胜有了信任感,有什么话都愿意跟汪家胜聊一聊。汪家胜趁热打铁,经常给他讲部队纪律和立身做人的道理,使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表示要改正缺点,从头干起。小陈想改变自己的形象,汪家胜就把班里的破凳子交给他修理,让他担任了学雷锋小组组长,还鼓励他参加了函授学习。他一有进步,汪家胜就在开班务会时表扬他,使他看到自己要努力同样干得好。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小陈彻底改变了过来。 由于汪家胜把战士当做自己的亲兄弟,战士也就把汪家胜当做贴心兄长,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汪家胜说;无论是受到婚恋受挫,还是家庭纠纷,都愿意找汪家胜出点子想办法。 11年来,汪家胜先后使15名问题比较多的战士改正了缺点,取得了明显进步,其中12名入了党,5名当上了班长。近年来,汪家胜先后带教出50多名合格驾驶员,其中有32名成长为连队的技术骨干。 -汪家胜觉得,学雷锋做好事并不见得都是要做一些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大事,而是体现在一些日常的点滴小事上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在汪家胜上小学时他就记住了雷锋的这一句名言。他不但记住了这句名言,他还在努力实践着这句名言。这几年,在行车的路上,只要遇到群众有危难的事,汪家胜都要走上去帮一把。 2000年8月,他出车到江苏常熟,在途经204国道常熟段时,发现了一地方客货两用车所载布料起火,浓烟滚滚,车主站在那儿都傻了。当时路上过往的车辆很多,但没有一辆停下来救火。他立即靠边停车,一把抓起车上的灭火器,跳下车去,叫上战友,跑到着火的车旁,按下灭火器开关,将干粉向车上喷去。但由于火势太大,整个灭火器都用完了,也无济于事。他不顾生命安危,跑到马路中间拦下了一辆桑塔纳轿车,向驾驶员要了一个灭火器。这个灭火器用完了,火势是控制住了,但布料内部还在燃烧。他又从旁边的工地上抓过一把锹,爬上车子,冒着滚滚浓烟、灼人的热浪和油箱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把燃烧的布料用锹掀到车下,并叫身边的战友用水桶到路边的池塘里提来水,把地上的布料浇灭。最终,火灭了,车主拿出500元钱作为酬金,被他坚决谢绝了。 2001年4月,汪家胜和战友孔智外出办事,他们乘坐的72路公交车上非常拥挤,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站在他身旁,看到老人随着车子移动一摇一晃地站立不稳,他赶忙扶住了老人。当车开到遵义路的时候,老人由于晕车,突然呕吐起来,吐了自己和汪家胜一身,看了让人非常恶心。边上一个女同志从手提袋里掏出了一包纸,让他擦一下衣服。他接过纸,首先帮老人擦了起来,从上到下,擦得非常仔细,老人感动得连声道谢,车上乘客也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孔智后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汪家胜沉思后说道:“我当时看到老人这个样子,一下子想到了我年迈的父亲,尊老爱幼是我们都应该做的。” 对无助的老人我关心备至,对失去双亲的孤儿汪家胜更是倾注了全部的爱心。2000年,上海市组织“爱心大放送”活动,汪家胜主动找到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要求助养一个孤儿。福利院给他安排了一个叫文华的小朋友。文华父母早亡,没有任何亲人,当别的小朋友在节假日和父母一起逛商场,游公园,吃着肯德基的时候,文华却孤零零地呆在福利院里。汪家胜想,我的家庭虽然困难,但相对于文华来说,我是很幸运的,我至少还有一个完整的家。我一定要全力帮助文华,让他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于是,他牵头组织了几名战友,来到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每周都轮流陪着文华谈心、逛街、打球、下棋,还经常把文华接到连队,感受火热的军营生活,原本孤独封闭的小文华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给文华买了一些书,鼓励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这样,文华在他和战友们的关心下健康成长,现在已考上了上海市高级旅游学校。他在一篇《幸福的我》的作文中这样写到:“我是不幸的,又是万幸的,谁说我没有亲人,解放军就是我的亲人,汪班长就是我的亲哥哥。” -“学雷锋,做好事,就像维护保养车辆,只有坚持天天做,车才能常用常新,人的心灵才不会落尘埃,思想境界才会越来越高” 在汪家胜上小学时,他就记住了雷锋的这一名言,他不但记住了这句名言,他还在努力实践着这句名言。 1997年中秋节,汪家胜出车拉器材,当车返回到蕴川路的一节翻修路段时,遇到一辆掉入泥坑的客车,车上满载回家过节的乘客,看到他们归心似箭的焦急表情,他很同情,忙叫客车司机挂好钢丝绳,在全体乘客的帮助下,终于把陷了半轮深的车拉了上来。这时,热情的乘客纷纷拿出香烟、月饼款待他,有位乘客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动情地说:“解放军同志,你真是好人,你帮了我们的大忙。”客车司机还拿出一百元钱叫他收下。他说:“老师傅,你收起来吧,乘客们等你开车呢!”说完,他自己开车走了。在有的人看来,这样的钱不收白不收,可在汪家胜眼里,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工作之便,谋取个人私利,不是共产党员的品德,不是革命军人的风格。 (汪家胜立足本职,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实践着雷锋精神,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3次在军区的专业比武中夺冠,60多次圆满完成军事演习、野外训练等重大任务;3次被评为优秀班长、4次被评为优秀党员、6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被四总部评为全军“红旗车驾驶员标兵”;曾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一次。) 郭凯 申进科 牛锐利 杨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