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核查人员突击核查萨达姆官邸。新华社记者杜震摄
本报讯 联合国武器核查、美英战机轰炸,这些刺激的字眼最近一段时间始终围绕着伊拉克。据统计,目前在伊拉克还有100多位中国人在按部就班地工作着,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呢?昨天,记者通过越洋电话采访到了其中的几位。
中国公司做好撤退准备
张瑞臣是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驻巴格达代表处副首席代表,在巴格达工作已经两年多。尽管伊拉克目前局势稳定,民众生活平静,但是在这里的大部分外国人还是做好了一旦形势恶化随时撤退的准备。以张先生所在的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为例,最多的时候在伊拉克同时有30名工作人员,可是现在只剩下6位了。张先生介绍说,我国驻伊拉克使馆已经多次叮嘱各公司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储备,因此他近期已经带领几名员工储备了两桶汽油、20袋50斤的大米、几百瓶矿泉水以备不时之需,还有5部汽车随时待命。只要有时间,各公司的人士总会想办法聚一聚,互相提醒注意安全。
对于像张先生这样常驻伊拉克的人员来说,伊拉克道路上随处可见的炮兵阵地、高高架起的机枪、政府部门门口的重兵守卫,甚至开来开去的坦克都已经算不了什么。张先生对记者说,最引起大家恐慌的是前一阵子萨达姆宣布全国大赦,不过好在没出什么大乱子。
目前在伊拉克的中国公司大部分参与的都是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它们目前都能正常开展工作,但是有些公司的业务还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伊拉克局势的影响。张瑞臣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目前正在伊拉克建设四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项目,但是迟迟得不到由联合国签署的第二份订单,工期可能会比原计划延长,国内生产配套设施的厂家也受到影响。
并不是所有人都忙着撤离伊拉克。记者了解到,目前伊拉克积极配合联合国武器核查,还有消息称巴格达已经有了系统的重建规划,这些都令看中伊拉克市场的公司和国家松了一口气。中国土木工程公司驻伊拉克的柳木先生告诉记者,他听说俄罗斯、德国、法国、沙特、叙利亚等国的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建立伊拉克代表处呢!
中国使馆正常工作
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目前在紧张的局势下仍然正常运转。使馆经商处的王秘告诉记者,最令他感动的是使馆在特殊形势下的工作气氛,大家在工作、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谁有困难都会主动有人帮上一把。所有工作人员团结一致,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友情。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伊拉克的中国人大致包括公司人士五六十名、使馆人员三四十名,还有少量的记者和其他人员。我国使馆经常召集中国公民召开会议,介绍安全形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伊拉克市场上中国货受到极大的欢迎,随处可见产自中国的服装、电器、食品等,因此有不少伊拉克商人乐此不疲地往来于伊拉克与中国之间做生意。据介绍,在一年之内我国驻伊拉克使馆颁发的商务签证就达1000人次。
中国记者一天吃不上饭不是新鲜事
如果说伊拉克被战争阴云笼罩,那目前正在伊拉克上演的新闻大战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此,我国在这个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是新华社的3名年轻记者:王波、梁有昶和杜振。
记者拨通新华社驻巴格达首席记者王波的电话时,已经是当地时间中午1点多钟,他还没有开始做中午饭。王波说,在巴格达抢新闻,一天吃不上饭不是新鲜事。据介绍,目前新华社驻巴格达分社共有3名记者,还有3名伊拉克雇员负责杂务。新华社是目前我国唯一向伊拉克派驻记者的新闻机构,因此这3名记者要全方位覆盖伊拉克的所有新闻,他们是中国人了解伊拉克的窗口。
在3名记者中,王波和梁有昶是9月份抵达伊拉克的,杜振是11月刚到的,他们都是新华社在伊拉克形势最危机的时期派驻的骨干力量,首席记者王波曾经在黎巴嫩分社常驻3年,精通英文和阿文。王波告诉记者,他抵达伊拉克的第二天正好赶上伊拉克同意核查人员重返巴格达,从那以后他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按照伊拉克人的作息习惯,每天下午两点钟就下班,可是新华社的记者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运河饭店门口上演追车大战
刚刚开始的武器核查成为新闻战的主战场。据王波介绍,每天早上巴格达运河饭店门口的公路上都会展开一场追车大战。由于谁也不知道武器核查当天的目标是哪里,所以记者们早早就等在运河饭店门口。等联合国的核查车辆一出发,由50多辆车组成的记者车队马上紧随其后。核查车队为了甩掉记者,每天都要在运河饭店门口的公路上用极快的车速兜上几圈,无奈各大新闻单位都雇用熟悉地形的伊拉克人开车,甩掉他们没那么容易。只要当天有核查,这场追车大战必定上演,还曾经因此发生过交通事故。
对视信息为生命的“老记们”来说,在伊拉克最令他们苦恼的是通讯不便。由于手机零件可以作为生产核武器的原料,伊拉克限于制裁没有手机,任何消息都要人工传递。王波告诉记者,如果在外出的路上得知一条重要消息,没有办法通知办公室的同事发稿,又怕在时效性上落后,只能本人亲自返回发稿,因此记者们即使在商场购物心里都不塌实,更别说享受休息日了。
尽管今年33岁的王波用“连睡觉都想着新闻”来形容他们在巴格达紧张的工作状态,但他和同事们仍然在不知疲倦地抢着新闻。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外国新闻单位都雇用大量伊拉克本地雇员参与采访,本国记者只占少数,这样不会受到伊拉克方面关于记者名额的限制,人力比较充足。新华社是目前伊拉克极少数主要以本社记者作为采访主力的新闻机构。但是我国新华社在人力、设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稿件的时效性和质量没有输给其他通讯社,在某些重大消息方面还能领先于人。这是新华社驻巴格达分社全体人员用汗水换来的。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踊跃投票“双十”企业精英评选,中华企业管理英雄向你亲授商机!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