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何洪泽 本报记者徐学良
神秘的中国专家
11月25日,第一批由17名各国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伊拉克武器核查小组,乘坐C—130大力神运输机抵达巴格达国际机场。这批专家是紧急调来的联合国“监核会”的武器专家。夹 在一群白皮肤、蓝眼睛的专家中间,一个黄皮肤的亚洲人显得格外惹人注意。
一些西方记者想上去采访他,但被随行警卫拦在了一旁。一名西方记者颇为肯定地说,他一定是中国人,因为他的同事告诉他,第一批核查人员中有一名中国专家。这名记者的话随后得到了证实,这名专家的确来自中国,今年刚刚三十出头,是一名导弹专家。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位中国专家的了解仅此而已,记者们甚至连他姓甚名谁都“挖”不到。
在武器核查小组第一天的检查中,专家们兵分两路,“突袭”了巴格达附近的一个军工厂和一个石墨厂。据一名西方记者透露,他在石墨厂“又看到了那名亚洲人”。但几乎所有的西方记者都慨叹,他们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困难局面,核查人员口风极严,绝不透露任何关于他们的信息。
本报记者与中国外交部取得联系,想打听关于这名中国专家的情况,但遭到了委婉的拒绝。外交部人士告诉记者,联合国有关机构已要求各国暂不向媒体通报有关对伊核查的详细情况,包括核查小组的情况。
一名外交部人士只对记者讲了一些“不疼不痒的情报”:中国专家将和外国专家一样,从联合国领取薪水,而联合国的这部分支出则是从“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得来的,实际上花的是伊拉克的钱;中国专家和外国专家的薪水相同,其中包括一些特殊津贴,“估计数目不菲”;此外,在最近一个时期内,中国将有13名专家参加对伊核查,如果赶得巧的话,他们中会有人进入萨达姆的“行宫”。据悉,此次核查小组纪律异常严明,要求每位成员严守核查秘密,“任何泄露核查信息的专家将被立即开除”。另外,中国人一向有顾全大局、作风严谨的好品质,照目前的情况看,如果联合国的这个规矩不解禁,这名中国专家恐怕还得神秘下去,而其他即将奔赴伊拉克的中国专家恐怕也不会轻易在记者面前抛头露面。
核查小组专挑新面孔
在联合国安理会1441号决议通过之后,联合国“监核会”即与中国联系,希望中国能提供武器核查人员。除了已经在“监核会”工作的3位武器专家外,中国已经有7位武器专家列入合格的待命名单之中。但由于有国内工作暂时离不开等原因,在12月中旬集合的首批待命武器专家中,中国将派出两名专家,一位是生物武器专家,一位是化学武器专家。我国有关方面表示,中国还会继续派遣更多的武器专家参加这次重要的武器核查工作。在今后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小组中将会出现更多中国人的面孔。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联合国“监核会”的武器核查与以前特委会时期的武器核查有很大的不同。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核查人员基本上都换了。因为以前的核查人员中有给某些国家搞情报的人,而且核查时蛮不讲理,时常导致不必要的冲突,名声不太好。所以这次重新组建武器核查小组,一个原则是尽量换新人。而且,国际社会也希望,核查小组的人员构成能改变以前美国和西方国家名额过多的现象,更加注意地域平衡。因此,对像中国武器专家这样既来自发展中国家,又具备合格条件的人员,是最欢迎的。这为中国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提供检验化学武器的实验室
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对伊拉克问题一向很关心。在前特委会主持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时期,我国就先后派出了23名武器专家参加武器核查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在特委会中没有工作人员。在1999年底,以布利克斯为主席的“监核会”取代特委会的工作以后,中国与“监核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首先,安理会在建立“监核会”的同时设立了专员团,专员团一年开四次会,对布利克斯向安理会提交的报告进行审议,中国在专员团中就有一名代表。在“监核会”的常设机构中,目前中国已经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3位是武器专家,这次赴伊的就是其中一位。
除了派出中国专家赴伊核查,中国已经同意向“监核会”提供一个检验化学武器的实验室。当武器核查人员在伊拉克采取了有关化学武器的样品后,它就会被送到中国的这个实验室进行检验,其结果就是安理会做出伊拉克是否违反有关决议判断的依据,因此,技术要求很高,政治敏感性很强。提供这种实验室的,以前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愿意提供这样的实验室,既是联合国对中国在此领域检验水平的认可,又是中国在这方面对“监核会”的支持。
今年9月,中国还应“监核会”的请求,在中国为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举行了专门的化学武器核查培训班,共有19位各国专家参加了培训。经过培训的人员就作为待命的武器核查专家,将来随时可以参加武器核查工作。能够培训联合国的武器核查专家,以前也只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有资格,这说明中国在这方面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踊跃投票“双十”企业精英评选,中华企业管理英雄向你亲授商机!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