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种各样的车展总能吸引大批的买家,对他们来说,拥有私家车已不再是一个梦。陈健聪 摄
话题缘起大约20年前,户均万元资产还属凤毛麟角;大约10年前,“一万两万不算富,十万八万才起步"成为社会上流传的顺口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而辉煌的演变。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3万元。户均财产一般反映出一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而我国的改革开放赋予了这一数字更丰富更精彩的含义。
“中产阶级"崛起的社会经济意义
“中产阶级"的收入稳定并呈现刚性特征,边际消费倾向明显,能有效地促进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因而是社会稳定的基本经济因素
国家统计局9月份公布的《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3万元。户均财产22万元意味着什么?
我国的“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正在崛起
统计表明,有48·5%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元—30万元之间。它意味着我国的“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已经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名义增长)。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增多,“中产阶级"因而得以产生。
在西方社会中,“中产阶级"是占社会人数比例较大的那一部分人,属于社会中间层次。在发达国家,这个阶层占了总人口的80%,因此,中产阶级的代名词是“大众"。尽管我国城市有近一半居民进入“中产阶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显得发育不足。
“中产阶级"越发育,社会发展的稳定性越强
不能低估“中产阶级"崛起的社会经济意义。众多学者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中产阶级"越发育,人数越多,那么这个社会发展的稳定性越强。
首先,“中产阶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彻底解体,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菱形结构转型的结构性因素。其次,“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因素。第三,“中产阶级"最希望社会稳定,在社会中代表着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其占据主导地位时,就成为社会稳定的思想保障。第四,与低收入阶层不同,“中产阶级"的收入稳定并呈现刚性特征,边际消费倾向明显,能有效地促进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因而是社会稳定的基本经济因素。
“户均财产"掩盖着贫富差距
报告显示,有34·8%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元以下,有16·7%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30万元以上。其中,占总数10%的最低收入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占总数10%的最高收入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51,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2,从而表明增量性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着存量性的财产积累差距:1998年—2000年,10%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9倍,10%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增长5·4倍。尽管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二者之比已经由1988年的3·1:1扩大为2000年的5:1。
大中小城市之间居民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最高,为27·74万元,中等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9·84万元,小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5·50万元。大城市家庭财产总量几乎是小城市的2倍。
户均财产22·83万元还标识了显著的城乡差距。
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其中中国以2·51的水平居于其中。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农民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扣除这部分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20%用于第二年扩大再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2001年,中国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作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城乡差距为5:1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惠折算成收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达到6:1。
靠“胆量"和“投机"获取财富,转型为以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为主导进行分配
报告显示,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财产最多,户均财产为49·94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4·39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与家庭财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示以人力资本为主进行分配的格局初步形成。
几年前人们还谈论过“脑体倒挂"现象,而今专业技术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比重迅速扩大,这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技术市场化的结果。
总有人以为中国现在的“中产阶级"是改革初期的那些“暴发户"。事实上,中国的分配格局已经由当初靠“胆量"和“投机"获取财富,转型为以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为主导进行分配,表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取向是明确的、积极的且富有效率的。
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是我们比前人拥有更多的资源,而是我们有更多的人有能力增加知识积累并将资源的更大部分用知识加以改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拥有知识就是拥有财富,拥有知识资本的“知本家"群体所组成的生产力将成为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的关键因素。因此,上述结果具有重要的社会导向和示范价值。□罗必良(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端
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城镇居民就业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万两万不算富,十万八万刚起步。"这是前几年就在社会上开始流传的一句顺口溜。20年前,“万元户”曾是少数富人的家产标准,可是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平均已经达到22·83万元。居民家产反映了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大小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平均家产达22万多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告别温饱,迈进小康门槛后,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对每一户居家过日子的百姓而言,小康是实实在在体现在他们每月每日的生活中。请看人们对中国迈进小康门槛的形象概述:鼓起来的钱包,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精起来的饮食,靓起来的服饰,大起来的住房,多起来的轿车,快起来的通讯,热起来的旅游,长起来的寿命,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小康,是党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最早由邓小平同志提出。他在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当时我国的人均GDP只有417元人民币,居民日用消费品大多数凭票供应。到199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634元人民币,中国百姓使用了30余年的各种票证开始消失,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2000年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800美元,初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2001年,我国人均GDP突破900美元,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小康的意思是丰衣足食。全面建设小康,意味着要在初步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在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上一个新台阶。专家指出,人均GDP从800美元到4000美元,都属于小康社会,而且全面实现小康的标准有多个指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哪
我国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突出表现在城乡差别大,农民收入水平低,山区贫困人口多,以及城市失业率偏高,贫富悬殊大。我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达5:1。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2366元,低于国际上公认的贫困线————每人每年365美元(每天1美元)的水平(折合每年3018元人民币)。2000年我国迈进小康门槛,但全国仍有12·34%的人口离小康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而这部分人口主要是农民。目前,农村还有2900万人温饱没有解决,6000万人是低水平的温饱。我国在人均GDP还不到1000美元时就过早地出现商品买方市场,与广大农民收入水平低有很大关系。同时,城镇失业问题日显突出,不少下岗工人仍在为温饱而奋斗。因此,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城镇居民就业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林文俏(作者系广东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
收入分配制度趋向合理、积极
资本、才能等被传统分配理论排除在外的生产要素,开始逐步合法地参与社会收入分配。这不仅是理论的突破,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前不久首次公布了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22·83万元,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最直接的反映是马上将这一数据与自己和周边的家庭进行比较,结果肯定是分化的:富裕家庭不以为然地想,远不止这个数!中等家庭觉得,情况基本属实;一般和贫困家庭则认为,咱什么时候达到22万元资产?此数据是按照国际通用方法根据总样板群体的财产存量平均所得,是包括房产等其他资产在内的财产总和。就像我们所熟悉的人均GDP一样,2001年中国人均GDP为7516元,这并不是说全国所有的人都创造了7000多元的国民产值。
这个报告及其中的分析让人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强烈感觉:
改革的成就和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希望
中国人真的开始富裕起来了。20年前的今天,户均万元资产都属凤毛麟角,人们当时的调侃是:什么时候成为“万元户”啊?而今天,就在国家刚宣布,从总体水平看,20世纪末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后,户均财产就显示出令人振奋的数据。居者有其屋,家有存款可以说是今天社会上大多数家庭的写照。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住宅建筑面积只有6·7平方米,目前已提高到21平方米;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只有21元,2002年5月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了8万亿元,人均存款达6000多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0%下降到37·9%。13亿人口的大国仅用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确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奇迹。
毋庸置疑,执政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最直接目标,首先是使人民摆脱落后和贫困,户均财产数据使我们看到中国改革的成就和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希望。
收入分配制度趋向合理,变化主流是积极的
这一数据让我们看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在趋向合理,变化主流是积极的。“知识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现象非常明显,这是市场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化和效率的重要证明。调查数据显示: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财产越多。“民营经济和民间力量在迅速崛起"这一态势也从家庭财产分布中反映出来:股份企业与私营企业负责人,其家庭财产最高;资本、才能等被传统分配理论排除在外的生产要素,已开始逐步合法地参与社会收入分配。这不仅是理论的突破,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收入不平衡的现象仍相当严峻,且呈现扩大态势。从许多有关的抽样调查分析和报告中,我们关注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使社会阶层在迅速分化和形成,富裕和中产阶层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迅速积聚;同时,社会贫困阶层也在不断形成和扩大。衡量社会分化的指标基尼系数已由1978年的0·18上升到目前的0·45。20年间,中国从一个收入差距很小的国家跨入收入很不平等国家行列,速度之快也是全球少有的。
一个公正、高效、相对平等的富裕社会需政府民间合力建设
中国收入差距的拉大和贫富分化的加快,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与全球许多国家相仿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水平、行业利润差距、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城乡差距等因素,也有税收制度缺陷、贪污腐败寻租行为、行业垄断的不合理高收入等因素。这当中有符合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阶层演变规律的合理成分,也有不合理因素。在社会经济迅速变革的上升阶段,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难度相当大,既需要政府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等财政制度的调节;通过严格立法、反腐堵漏、消除行业垄断等方式扭转;也需要全社会文化、教育的提高普及,人们就业能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富裕阶层向困难群众、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的反哺等民间因素的配合。建设一个公正、高效、相对平等的富裕社会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必须在政府与民间的合力下实现。 □郁方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改革的必然成果
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增多,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重要成果。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有所拉大,有可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在河北、天津、江苏、广东、辽宁等5个东部沿海省市,西部地区的四川、甘肃2个省,采取多相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大、中、小城市的3997户居民家庭作样本,调查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财产状况,得出的结论是,截止2002年6月,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为22·83万元。这份调查报告资料详细,研究分析的方法科学,结论的可信度比较高。
调查报告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演变历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庭财产。房子是租用的公房,没有家庭金融资产,没有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不能搞经营活动。这时,居民在财产占有上相当平均,但是普遍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不断改革居民的住房和收入体制,逐步放开经营活动的限制,给城市居民创造了各种机会,于是城市居民的收入迅速提高,逐步积累起家庭财产。通过房改和购买商品房,相当多的城市居民有了自己的房产。居民几乎从零开始积累金融资产,到1984年,居民的金融资产户均只有0·13万元,从1984年至2002年,户均金融资产增长了61倍,年递增率为25·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已经普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轿车正在进入家庭,每百户拥有轿车的数量迅速增多。随着我国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的转变,一些居民从事各种形式的财产经营,取得了可观的收益,成为先富起来的群体。虽然较富裕的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但是,我国已经摆脱了普遍贫穷,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大大提升。
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增多,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重要成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都由政府垄断,个人不成为经济主体,只能拥有生活资料,不能搞经营活动。这就严重地束缚了自然人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和积极性,结果是普遍贫穷。市场经济体制以自然人为经济主体,为自然人进入市场从事经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然人不但是进入消费品市场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而且是劳动力所有者和资产的所有者。作为劳动力所有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与资本相交换,这样,自然人取得了工作岗位的选择权,能够实现收入的最大化。由于市场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拉开了从事不同工作的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因而一部分从事复杂劳动的管理者和知识分子,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先富起来。自然人作为资产所有者,从事各种各样的投资活动,可以办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等实业,取得财产收益,达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自然人从事财产经营活动的空间正在逐步拓宽,一部分经营成功的人,积累了比较多的财产。这样,在城市居民中出现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群体。同时,也有一部分暂时还没有富起来的群体,从而使城市居民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有所拉大。这可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这种差距有可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这也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杨永华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链接
权威报告数字:城市居民户均财产22·83万元
上海证券报9月27日披露国家统计局《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3万元。
这是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于今年5月至7月在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四川、甘肃、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采取多相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大、中、小城市3997户居民家庭作为有效样本户,由专职调查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调查报告显示,在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构成中,房产的比重最高,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家庭经营资产为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15万元,占家庭财产的5%。在家庭人民币金融资产中,户均储蓄存款为5·12万元,占69·4%,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其次是股票(A股),户均拥有金额为0·74万元,占10·0%;排在第三位的是国债,户均拥有0·32万元,占人民币资产的4·4%。其他依次为储蓄性保险、住房公积金存款、借出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
在这次调查中,“知识参与分配”的现象非常明显,这也是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证明。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财产最多,户均财产为49·94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平均财产量最少,不到前者的1/3。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