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为三峡工程的需要,有千年诗城之称的奉节古城就要在爆破声中消失了。南方都市报的几名特派记者,已经身处长江之滨,直接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而后天也就是11月6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正式进行。而同样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就要在11月8日隆重举行。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一度定于11月中旬进行,后来才提前至11月6日。许多人都在想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的提前合龙,正可以向十六大献礼。的确,如果“11·6”明渠截流成功,确实是令十六大的召开喜上加喜。但是,确定“11·6”这一合龙日期,完全是科学决策的产物。
据新华社消息,长江水利专家称,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的设计流量为1·03万立方米/秒。原定于11月中旬进行截流,就是因为水情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对三峡坝区124年的水文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表明,11月上旬,这里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2万立方米/秒,中旬为1万立方米/秒。但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据10月31日8时测量结果表明,截流工地长江流量仅为9050立方米/秒,而且流量仍在缓慢减退,比25日的11600立方米/秒的流量下降了2000多立方米/秒。预计“11·6”前后,长江三峡区间不会涨水。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葛守西教授说,“提前截流是因为目前的水文气象条件对截流十分有利。”由此看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完全是依据水文气象条件作出的科学决策。
而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时空连线节目主持人采访的时候说:我们总公司内部定了一个截流的日子,是11月6日,但是,也不排除6日有长江水流量加大的可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要推迟几天。
这就是说,截流的日期虽然基本确定,但不是死的,遇有特殊情况还会改变。这种完全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做法,使得决策的科学化更进了一步。当主持人问及,会不会因为截流的日期提前而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时候,陆佑楣淡淡一笑:“那是不可能的”。明白了决策的过程,我们对陆佑楣这样的回答也就充满信心。
在计划经济时期,许多地方搞了不少有违客观规律的“献礼工程”。从此次三峡导流明渠提前截流,我们看到的是决策的科学化,看到的是走向市场经济后的成熟。(本报特约评论员郭庆晨)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