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登上120米高的钢网桥采访 ■记者李罡和工人共进午餐
记者郑植为工人拍照
-记者贾婷登上扶梯抓拍新闻
登百米栈桥 上大坝顶端 进大坝“肚子” 吃工地午餐 本报记者——
驱车驶上185米高的坝顶,哗哗的长江水声远了。近的,是工人们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机械运作发出的轰鸣。11月1日,本报三峡工程现场报道组一行四人在工程人员的陪同下,体验了从坝顶到坝下、再钻进大坝肚子里的一场奇特游历,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并记录下大坝建设工人们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坝块之间的联系只有悬空的钢网桥
陪记者上坝的大坝三区副书记徐南日,成了“义务导游”。他指点说,在水利工程上,因河道经常弯曲,确定方位一般不说东南西北,而是面对下游,左手侧为左岸,右手侧为右岸。现在记者看到的坝体,主要是左岸大坝,1公里多长,坝底宽度一般是124米。大坝顶上,除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吊车、机床、各式机械、材料和工具之外,就是建设工人们劳碌的身影。在灰色的大坝平台上远远看上去,就缩成一个个小彩点,鲜艳醒目的安全帽成了确定他们活动的坐标。
在坝顶走路并不容易,除了要不时留神脚下和头上,避让机械作业,坝块之间的联系只有悬空的钢网桥。走在桥上,从脚底的网眼可以望见下面的平台,它的高度是120米,称为120栈桥。
不过紧挨着坝边作业的工人,还是相当重视安全防护。坝边不仅安装了围栏和防护网,需要跨出围栏操作的工人,身上还都有安全绳索。徐书记说,他们用的都是“双保险”,即用两条粗绳缚在工人腰间,有备无患。
在两个坝块之间,记者看到沿着两侧坝边各垂下一架软梯,有工人坐在软梯上,对着大坝又敲又磨。坐在一旁的一位女安全监督员笑着告诉记者:这叫做“坝体整容”,就是用砂轮机和一些小工具对坝面进行最后的修补,突出的钢筋要磨光,粗糙的表面要平整。
“他们三人一组,两人挂在下面操作,一人在上面放放绳子,递递工具。”女监督员啧啧说道:“干这个活儿可不容易,常常一吊就是半天,吃午饭时才能休息一会儿。现在看见坐在软梯上的还舒服一点儿,有的要用几十米长的绳子垂到更远的地方呢!”
-工人师傅很节省
舍不得总买荤菜
到了吃午饭时,工人们抄起饭盆,顺着坝块间一个用绿网围起来的转梯往下跑,记者也跟着下到120栈桥。饭是由几辆大客车送上栈桥来的,车门上挂出一块小黑板,写着今日菜谱:炒牛肉、烧排骨、红烧肉等荤菜是两块到两块五一份,烧藕块、炒扁豆等素菜是5毛到8毛一份。
买好饭的工人或坐或蹲,在栈桥边一排排地吃饭。问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工人,好吃吗,小师傅憨厚地咧开嘴笑笑说,好吃啊。徐书记悄悄告诉记者,其实好多工人师傅很节省,舍不得总买荤菜,有时还自己做些咸菜带上来吃,相当辛苦。在下面管槽舱位里作业的工人不方便上栈桥来吃饭,有专门的盒饭送下去给他们,一荤一素一份饭,一共3块钱,比自己打饭会便宜些,就当是对艰苦岗位的慰问了。
记者要求和工人们一起露天吃饭,但热情的徐书记还是硬把记者拉进了会议室。说是会议室,其实就是一个集装箱改造而成的,跺跺脚下的钢板,听声音还是空的。坐在悬空会议室里,吃着盒饭,虽然没有圆满完成先前和工人们同吃的心愿,但想起毕竟还是在大坝上的“工饭”,嚼起来格外香甜。
-下舱体验钻进大坝肚子
吃完饭,徐书记决定带记者下舱。
从栈桥沿梯而下,不一会儿就见到一个巨大无比的钢管,看上去横截面积差不多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斜插在更下方的平台上。徐书记说,这叫“引水压力钢管”,将来江水就会通过这个钢管引进来发电。现在钢管里有密密匝匝的支撑钢架,等以后钢管外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支撑架撤掉,就可以和上面一截横放的钢管连接了。再向下走,就到了管槽舱位,这里的环境既潮湿又泥泞。一车湿漉漉的混凝土泥石被上面的吊车“哗”地放下来,发出巨大声响。两位穿着长统套鞋的工人师傅快速走上去,把两个大棒子模样的东西插入泥石之中,徐书记又开始给记者“科普”:这叫振捣棒,通过振动,把混凝土里的气泡赶出来。“做我们这活儿,就讲究内实外光,这道工序就是为了更加‘内实’。”原来大坝在130高程以下的时候,这道工序完全是机械自动完成,工人现在其实更辛苦了。旁边还放着两台机器,上面写着“冲毛机”。徐书记介绍,等一层浇完之后再加层的时候,需要先用这种机器把原有表面上的一层乳皮冲掉,两层会结合得更紧密。看来,这也是为了“内实”。
从舱位向上回来时,从曲折的一条小道可以进入横放的引水压力钢管。从这里穿过去,记者走到了大坝的另一面。从这里,导流明渠上游处的围堰工地看得一清二楚。徐书记笑着说:“你们今天可是钻进了大坝的肚子里,到了大坝建设的最前线。”
-从坝顶到栈桥
共走了314级台阶
“大坝工程一日游”,大家一致公认,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把梯子爬够了。从坝顶下到120栈桥,走的叫做“井架梯”。这是一种用绿护网围起来的转梯,徐书记说,这比原来别的工地上的单梯要好走多了,就像下楼梯一样。不过记者感觉通道的狭窄和陡峭,和平时走的楼梯还是有所不同,两人上下,都得在转角处较为宽敞的地方交错。从坝顶下到栈桥,一共走了314级台阶,大家都热得脱掉了外套。
从栈道下到舱位,走的又是另一种直梯,更陡些,181级。因为地势低,上面工程的用水都滴滴答答地流了下来,有的地方都不得不穿过一道小小“水帘洞”。
钻进大坝肚子里的时候,又走了一段最简易的“单梯”,落脚处只有一根钢筋。上下爬了两趟,记者走得小心翼翼,腿肚发酸;可是工人师傅们却是脚步轻快,如履平地。一步步地,大坝就是这样在他们的脚下慢慢筑起。-文/本报记者乐倩 -摄/本报记者贾婷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