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的清晨,64路公交车上,窃贼的“黑手”伸进一妇女的皮包,刚钳出皮夹,就被“隐”在车厢里的反扒民警人赃俱获;
酷暑七月的下午,两歹徒翻墙进入黄浦区某居民住宅,尚未动手,便被闻“警”而至的警民包围,成了“瓮中之鳖”;丹桂飘香的深夜,一伙手持利器的暴徒,在浦东偏僻地区拦路抢劫出租车司机,作案不过5分钟,就落入巡逻民警和社保队员织就的恢恢法网……
许多市民发自内心地说:“如今生活在上海,安全!”
不少外地游客由衷称赞:“在上海游览、购物,放心!”
一些参加2001年APEC会议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商界巨头也发表评论:“上海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改变思路处处设防
如果将上海四万多名公安民警织成一张“城市安全网”,有限的警力难免捉襟见肘。怎么办?调整工作思路,收紧“网眼”!上海的社会治安处于复杂的动态环境之中:刑事发案率,曾连续十年只升不降;各类新型犯罪也屡有发生。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维护特大型城市的社会治安,仅靠“红灯闪闪,车轮滚滚”的“台风”式“严打”,显然不够。
在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的领导下,近年来市公安局确立了“抓大不放小”、“抓小防大”、“从小抓起”,坚持“抓早、抓严、抓紧”和“积小胜为大胜”的警务战略思想。
市局领导转变工作作风,带队深入宝山、闵行等6个治安情况复杂地区,“解剖麻雀”,对症下药,整治“顽症”,使“重灾区”面貌显著改观,群众拍手称好。
将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口”上。1999年4月1日,上海公安在全国率先实施交巡警合署办公、统一执法新举措。警力的优化组合产生了“1+1〉2”的效应,改变了以往交警和巡警因警种不同、职责所限,“看得见的管不了,管不了的看得见”的尴尬局面,为老百姓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市公安局调兵遣将,先后成立了公交、轻轨等分局,将“安全网”织到了地上地下流动的车厢里。
据统计,公交分局自1998年10月组建以来,共抓获扒手万余名,让市民、游客乘上“放心车”。
“变防不胜防,为处处设防”,2001年4月起,上海先后在14个区实施“网格化”街面巡逻机制:将辖区分成若干个巡区,民警24小时全天候在“网格”内巡逻管理,加大对街面治安的防控,安全防线向空间和时段延伸。
网格布警,撒下“天网”,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中心城区街面抢劫、抢夺、诈骗、盗窃案件平均下降了约30%;在落入“天网”的街面“两抢”歹徒中,30%以上由巡逻民警直接现行抓获。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百姓参与,威力无穷。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将申城安全防范网络愈织愈大、覆盖全市。
1998年8月,在市公安局的组织和指导下,申城第一支社区保安队“登台亮相”,如今已经壮大到12000多人。夜晚,居委会干部走街穿巷摇铃提醒:关门上锁,防火防盗;不少社区组织居民党员轮流值班,干部、企业员工、教授“齐”上阵,为治安防范扫除“盲点”……广大市民认准一个理儿:社区是个家,安全靠大家。
1999年,2000名出租车司机被市公安局聘为治安信息员。“的哥”们穿大街、过小巷,成了治安防范的“千里眼”、“顺风耳”,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好助手”。
2000年,上海公安机关在2000个加油站、东方书报亭和24小时营业的便民店安装了报警指示牌、电话、警铃……遍布全市的“110”红色报警灯,给独自夜行的路人增添勇气,更为市民报警提供了方便。今年6月,上海又首推《便利店安全防范规定》。权威部门的统计表明:近年来凡安装报警系统的便利店,绝大多数未发生劫案;即使发案,犯罪分子亦被闻“警”赶来的民警生擒活捉。
面对违法犯罪现象,市民挺身而出,勇当“百姓英雄”,共筑社会治安的“铜墙铁壁”。从1990年至今,全市已有3500多名市民分别荣获市、区(县)、街道(乡镇)“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从1999年5月开始,市公安局将每月10日定为全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宣传活动日”,2002年4月,市政府颁布“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弘扬“百姓英雄”的瞬间壮举,谱就正义之歌。
现代警务面向未来
如何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面对新课题,上海公安部门孜孜探求。
今年1月,市公安局党委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具有上海公安特点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在维护社会治安上,公安机关要有效强化三大能力:应急反应、治安防控、打击犯罪。
大力加快“科技强警”的步伐。全市90%的派出所、18个出入市境的道口公安检查站与所属分局光缆联网。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预案指挥调度系统”,集CIS空间分析、智能预案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于一体,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指挥人员在指挥室里,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案(事)件时空分析系统”是办案人员的“高级参谋”:可以对任意时间和区域发生的案(事)件进行分析,找出犯罪高地,帮助指挥者作出正确决策,提高案(事)件的侦破率。公安系统还引进容量为100万的NEC指纹系统,建起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DNA检测实验室……
扎紧“篱笆”守“门户”。上海公安部门不断完善机场、码头、水上闸口、轨道交通和长途公交站点的“陆海空布控查堵机制”。一旦发生重大案(事)件,警方15分钟内即可关闭上海门户,使违法犯罪分子“插翅难逃”为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上海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一支装备精良、武艺高超、反应快捷的特种部队。
走向未来,上海警方有信心、有能力,让申城更安全!
本报记者陈瑜陈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