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宜昌专电 (特派记者罗暄 罗磊) 10月27日,本报在国内媒体中独家披露的导流明渠合龙日期———11月6日得到了确证!昨日16时,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三峡坝区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将于11月6日截流合龙,届时中央领导将出席合龙仪式。
昨日的新闻通气会上,三峡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李永安介绍说,10月25日,国 务院长江三峡工程验收委员会召开了全体会议,认为长江三峡明渠截流的条件已经具备,决定在2002年11月进行明渠截流。10月29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11次会议,同意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委员会的意见,决定在11月6日进行导流明渠截流的合龙。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10月29日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朱镕基在会上强调,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有关单位和广大建设者,一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质量,确保三峡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考验。三峡二期工程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明年如期实现初期蓄水、永久船闸通航、首批机组并网发电的工程建设目标。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科学施工,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设备运行万无一失。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施工难度超过上次大江截流,一定要精心施工,确保一次成功。据新华社
忠县三汉阙开始搬家
昨日,本报记者忽然接到了一个几乎令人心跳骤停的电话:“上游的忠县正在搬迁丁房阙和无铭阙3尊汉阙”。12小时后,我们就大汗淋漓地赶到搬迁现场。
丁房阙位于忠县县城人民路二巷巷口,分东、西两阙并排而立。东阙高达6.15米,是目前全国已发现的汉阙中最高的。
据西安文物修复中心专家王勇介绍,上述3尊汉阙日前已被国务院确定为第5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均在三峡工程175米淹没线下,因此有关方面决定提前将其搬迁至最安全的位置。
今年4月,重庆市文物局委托专家制定了详尽搬迁方案,10月28日施工队伍便进场着手前期准备。
东阙重达10.3吨,西阙也有8吨多重,必须按照初建时的自然构造,将其分割为11个部分分别吊运,然后在新址按原样一一复原。汉阙的新居在县城以西一处高坡上的白公祠,相隔3公里左右。由于搬迁路上约1.5公里的路至今破烂无法通车,忠县政府还将立即着手修路,预计3个月后,丁房汉阙这库区目前最“贵重”的宝物才能跃上江边高坡,继续坐北朝南、千秋矗立。
新闻战提前打响
长江三峡导流明渠截流在即,长江将被彻底截断,自古航行的长江河道景观将与我们永远告别,船只将从人工船闸通过。新闻争夺战也提前打响,截至昨日下午,从全国各地赶到三峡大坝的记者已多达400余人,三峡工地红线范围内的酒店已全部爆满。
在截流现场、工地上随处可见扛着摄像机、照相机、录音设备的记者,远的来自海南、广东,近的来自武汉、重庆;中央电视台派出了100多人的报道队伍,提前进入导流明渠周围各制高点架设机位;国内数家知名网站届时也将进行网上直播。目前,尚有大批未被邀请的各地媒体接踵而至,一场新闻大会战已先于明渠合龙展开。
与此同时,希望目睹这一历史性场面的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到宜昌,三峡工地附近大小酒店均告客满。这里惟一的一座四星级宾馆三峡工程大酒店提前数天即被预订一空。很多后来者被迫不得不住到离工地数十公里外的秭归新县城。 本报特派记者 罗暄 罗磊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