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宜昌10月25日电(记者施勇峰) 将在11月截流后功成身退的三峡导流明渠,从1997年10月1日正式通航以来,满足了长江导流和通航的要求,这段“人造长江”的导流流量和施工通航流量已创世界之最。
有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的鉴定委员会日前在三峡工地对导流明渠导流和运行情况进行了鉴定。专家们认为,导流明渠导流和通航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导流明渠位于三峡工程长江南岸,全长3.7公里,渠宽350米,渠内开挖50多米。它是三峡建设者奋战5年,在三峡坝址中堡岛右侧的后河上开挖出来的。导流明渠使长江改道,既保护了大坝浇筑,同时保证了长江通航。明渠原设计最大通航流量为每秒2万立方米,也就是说超过这个流量船舶就不能通过。为提高明渠通航能力,长江科学院等国内众多科研单位联合进行攻关,成功地解决了大流量条件下明渠安全通航的技术问题,大大延长了明渠通航时间。导流明渠在每秒7.9万立方米巨大导流流量和每秒5万立方米极高通航水流条件下,满足了长江三峡坝址每年1500万吨的通过能力。通航5年来,导流明渠经受了10多次长江洪峰考验,圆满完成三峡二期工程5年期间导流和通航任务,通航期间没有发生一起船舶水上交通事故,为加快三峡工程进度和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完)
相关新闻:三峡导流明渠截流如何进行
新华网宜昌10月25日电(记者施勇峰)即将进行的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是世界上综合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次截流。根据国务院长江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组最近同意的导流明渠截流施工方案,这次截流将采取“双戗双向(下游单向)立堵截流”的施工方法。
这里说的“戗”是指截流围堰戗堤。导流明渠采取双戗截流,是指有上、下游两道围堰同时截流;“立堵”则是截流方式的一种,其施工方法是利用自卸车辆不断向河中抛投石块形成堤头,逐步缩窄河宽、直至龙口断流完成合龙;“双向”是指河道两岸同时抛投,最后两道围堰合拢;“单向”则是指从此岸向彼岸一个方向,一道围堰向前抛投。
由于导流明渠是三峡大江截流后三峡坝址唯一的过流河道,它的宽度只有350米,而且是人工开挖出来的,它的底部不像天然河床那样粗糙坎坷,大多是光滑的混凝土底板。河道窄、流速高、落差大和截流抛投物容易被水冲走,使明渠截流的难度大大增加。
为降低截流难度,确保一举合龙,导流明渠截流施工采取分三步走的办法。
首先解决明渠底部光滑、抛投物不易站住的问题。从今年9月下旬开始,导流明渠截流施工启动,截流施工单位在导流明渠底部抛投了1300多个钢架石笼和合金网石兜,在截流围堰附近形成了一道拦石坎,使导流明渠底部变得粗糙坎坷,为截流时减少抛投物流失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截流围堰戗堤进占。按照截流方案,填筑截流围堰的正式进占要在11月1日开始进行,而施工单位从10月中旬起,就已经开始进行截流围堰的抛投填筑。到10月25日为止,上、下游两道截流围堰戗堤已有180多米,离上下游围堰分别形成150米和140米宽的龙口,仅有一步之遥。
导流明渠截流最艰巨,最具挑战性的一步,就是龙口合拢。按照截流设计,导流明渠截流流量为每秒1.03万立方米,落差每秒4.11米,上游龙口最大平均流速为每秒5.14米,下游龙口最大平均流速为每秒4.01米。这几个反映截流难度的指标都大于三峡大江截流。在龙口形成后,截流大军将根据水文情势,在3至5天时间里,对龙口进行高强度抛投,包括使用单重30吨左右的混凝土串体和特大块石,实现快速合龙。
导流明渠一边处长江南岸,而另一头是与三峡二期大坝相连的一道近似直立的混凝土墙。这里近似“狐岛”,没有陆上交通,因此导流明渠截流只能主要依靠从长江南岸向明渠抛投进占,而截流的龙口又要被迫放在混凝土直立墙的右侧,这将使合龙更为艰难。(完)
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 网上购买3分钟开通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