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日电题:“开门修史,为了最真实地接近历史”(“新华视点”记者孙承斌邹声文黄全权)“编撰、修订党史,不仅是党史界、理论界的事,也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必须集思广益、开门修史,把国内有造诣的党史专家请来共同参与,努力吸收党史界最新研究成果,力争使党史成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正史’。”谈起《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修订工作,参与本书统改工作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黄修荣研究员这样说。
1996年,中央党史研究室决定对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进行修订,并作为重大项目列入研究室的工作规划。编修工作启动后,中央党史研究室通过各种方式,向全国党史界、理论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征询修订意见,发出征求意见函100多封,召开各种座谈会、审稿会20多次,参加的专家学者达350多人次。
国防大学教授肖(生加生)是“党在大革命时期”部分的第一召集人。他回忆说:“在讨论大革命时期的问题时,中央党史研究室曾把广东地区的党史专家请过来共同研究,吸取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修订小组谦虚诚恳、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让很多党史界的专家学者深受感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注洪参加了10多次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召集的座谈会,他由衷地说:“开门修史,能让不同的意见得到充分交流,学术气氛特别好。我是党史研究者,编修党史我也有责任。只要有需要,无论寒暑,无论忙闲,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对旧作进行修订,既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也不是粗率的刀削斧砍,而是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对原作进行认真、细致的增补、调整、修改。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谷安林研究员介绍说,在占有资料上,修订小组持完全开放的态度。专家们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新公布的历史档案,参考了党史界近年来许多重要学术资料,特别是充分吸收和利用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新近发表的民主革命时期的史料和新的研究成果。整个修订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充分体现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真实是史著的灵魂。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对于原上卷所引用的资料,参与的专家学者都认真地一一核对。“时间太久远了,我们经常要绕很多弯路才能找到最初的出处,乃至常常要去查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字林西报》这样的外文报纸。”张注洪说,“为探寻历史的真相,有时还要深入革命老区去实地考察。”
历经6年磨砺,12易其稿,在新世纪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74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终于正式出版。谷安林研究员说:“这部著作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心血,修订过程中专家学者们下了很大功夫,付出了艰辛劳动,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才使这部书成为一部具有较强思想性、政治性、学术性的党史著作,相信这部著作在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中,一定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完)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