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峡工程的总体进度要求,到2003年时三峡库区将有一半以上被淹没(水深135米),到2009年则大部分被淹没(水深175米)。作为三峡工程的主要淹没区,我市的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如果不能按规划进度完成文物的抢救保护工作,三峡文物将永无重见天日的可能。随着蓄水的临近,抢救保护三峡文物,一场决战正在库区打响。
大昌古镇:在安详中等待新生
走进深藏于青山绿水的巫山县大昌古镇,感觉就像回到了千年前的古代社会。
这个三峡地区惟一保存完整的古城小巧玲珑,因全部处于淹没线下,镇上的居民大多属于外迁移民对象,经过多次“集体”搬迁,镇上现在剩下的居民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走在石板砌成的狭长街道上,除了不时在眼前跳过的老城墙顶端中标出的“143米”淹没区字样的红色警戒线外,感觉异常安静。“除了有不时而来的游客外,以前喧闹的街市现在变得冷冷清清”,镇上有名的温家大院主人温广林告诉记者,“蓄水之前,古镇就快要整体搬迁了”。
这位温家第十代后人继承了古镇里最宏伟的宅院——占地八百平方米的温家大院。他喜欢这里的一切:听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天井,抽着香烟、哼着小曲,让儿孙绕膝,讲授“祖遗厚德世代昌隆”的家训,领着远道而来的游客参观自家十几间大屋上的青砖黛瓦、雕梁画栋,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述这里发生的故事……
如今,温家大院的历史将要换一个地方书写。与温家大院相同命运的还有古镇上的三十七幢古民居和完整的古城墙。
古镇东门边的退休教师唐常青已经在这座老屋里住了几辈人了,在他家的房门上,钉着“三峡工程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保护点”牌子。由于他不属于外迁移民,因此等着搬迁到邓家岭大昌新集镇上,看着乡里乡亲们一个个远行,唐老先生颇有感触:“以前常从门前经过的熟人不见了,吆喝着走街串巷的烧饼摊也没了,现在晚上一睡觉就老是想起往事。对于移民我肯定支持,但对于故土,我也难舍呀!”
陪同记者采访的大昌镇文化站站长李纪堂介绍说,大昌古镇历经1700年风雨沧桑,在东西街长350米,南北街长200米的古镇内,无论是沿街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的房屋,还是城边古风犹存、叹为观止的城门,都将在几个月后被原封不动地“复制”到3公里远的西包岭上。
“工程无疑将是浩大和艰巨的”,李站长说,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目前已经由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北京文化研究所共同完成了整个古镇的测绘及施工方案设计工作,随后古建筑专家们将把大昌镇里的古民居逐一拆卸下来,给每块砖、每片瓦、每根梁栋标上记号,再原样运输到五公里以外的新址复建。一些年代久远而无法完整迁移的部件则采用仿古材料替代,复原古镇原貌,使之成为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景点向游人开放。“届时大昌古镇不过只是换了地方获得新生,它还是将拥有现在的魅力”。
奉节永安宫:孤独的守望者
和大昌古镇一样,位于奉节县老城区内的永安宫也是一个整体搬迁的文物工程。
奉节的许多文物都和三国有关,历史上的永安宫就是刘备驾崩之地。在这个面积并不大的庞大的宫殿里,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9月13日,记者来到奉节时,正遇上老城区的市民大搬迁,永安宫所处的奉节师范学校内人声鼎沸,一片繁忙景象。由于蓄水在即,曾在师范校操场上暂住的数十户居民正忙着收拾物品,拆除搭建起的钢筋柱子。
于是在永安宫大门前,破碎的石棉瓦、丢弃的被子衣物和损坏的锅碗瓢盆等堆放满地:而就在那扇黑漆漆的宫门背后,色迹斑驳的古奉节城图、蒙上尘土的甘皇后雕像、饱经风霜的碑林残片以及在三峡出土的战国古剑、东汉陶俑则期待着住进新家。
看着眼前这一切,独自留守永安宫的颜怀青老人依然重复这每天不变的生活:开门、扫地、查看宫内物品……已经75岁的老人是现在宫内孤独的守望者。直到回忆起以前,老人的话才逐渐多了起来:“前几年的时候,每天都有数百游客纷至沓来,而如今搬迁在即,游客稀少,多了几分冷漠与清淡。现在奉节城里的市民越来越少,永安宫的搬迁也会加快”。
老人表示,永安宫的搬迁新址已经确定,文物管理部门也已经前来丈量测绘过整个永安宫,前期工程基本就绪,只等待最后时刻的搬迁。
张飞庙:10月8日正式封馆
和大昌及永安宫相比较,三峡库区最大的地面文物搬迁项目——张飞庙的搬迁计划表排在了前头。今年10月8日,这个位于云阳飞凤山麓、占地14亩、建筑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的千年古庙将正式封馆,全力备战整体搬迁。
“也许是得知即将搬迁的缘故,现在的游客不降反升”,张飞庙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到夜幕降临,豪华游轮便在码头边一字摆开,参观游览的人数接近千人。
张飞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张飞庙处在淹没线下,将被搬迁到云阳老县城上游32公里的新城附近,现在新址的地基工程已经开始,在下月封馆后,将对旧庙进行拍片、录像、文字记载等,馆内的文物将先被转运到县城文物管理所内暂存放,然后对原建筑进行整体搬迁,在搬迁时,将按照屋面、墙体、装修、大木、台基、基础的顺序依次拆迁。在解体古庙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部件进行编号,以保证部件复建在原来的位置上。复建前,还要对拆下来的每一个部件进行防腐、防虫的消毒处理。搬迁的内容包括原庙内所有设施、植物、栏杆、部分地下的石块以及庙外的古桥等。最后按照原物、原材料、原工艺复建。整个工程预算耗资达7000多万元。
“到明年7月1日,古庙依然会保持原有的布局和形态,在新的地方开门迎客,而古庙的原址,将在三峡工程完工以后,永远地消失在水位线以下。”
发掘抢救提速
在此次采访途中,长江两岸山体上“135”、“175”水位线标志随处可见,令人顿觉时间的紧迫感。时间紧迫——这是参与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的专家们的共识,他们用“抢救文物”四个字来表达他们的迫切心情。
据我市文物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三峡库区共有1074处文物点纳入保护规划,其中湖北库区322处,重庆库区文物点为752处,我市占到三分之二。库区的文物保护现在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抢救和修复阶段。至2009年,预计重庆库区可抢救发掘出土的文物将达到五十万件。
同时,于去年12月开工的中国国家级大型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也进展顺利,占地二万三千平方米的博物馆内将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示已发掘出的史前和史后各个时期的文物精品。
文物异彩纷呈
古老的三峡神韵,凄美的神女传说,神秘的巴人文化……古老的三峡,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地下,有遗址、墓葬、石器等;地面,有异彩纷呈的民居、古庙、桥梁、碑刻等,种类之多,堪称世界奇迹。这些文物古迹跨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两汉和唐、宋、元、明、清朝,时间跨度之长,堪称一部“中国实物通史”。
重庆市博物馆有关人士介绍,三峡地区从十多万年前开始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一个重要地区,孕育出了一些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具有特殊创造性的族群,留下丰富的、世人向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他认为,随着三峡文物抢救与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整个三峡地区文明的起源、发展,尤其是史前文化的脉络和巴文化的历史将会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将会得到更全面的认识。
地面文物保护
三峡地面文物保护,国家确定有就地保护、搬迁保护和留取资料三大措施。
其中就地和搬迁保护的重点项目有:云阳县的张飞庙,搬迁至云阳新县城对岸的磐石镇;湖北秭归县的屈原祠和新滩民居群,整体搬迁至秭归新县城的凤凰山;大宁河边具有1700年历史的著名古镇——大昌古镇,也将搬迁至几公里以外的新址;忠县依山而建的石宝寨,是我国现存最高和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将采取筑围堤、加护坡仰墙的方法,就地保护;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涪陵白鹤梁题刻,是三峡库区惟一的国家级文物,重庆市正在对专家提出的就地建立“三峡白鹤梁石刻水下博物馆”方案进行论证。 (本版文图由 记者 梁鹏 方有成 提供)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