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9月16日电(记者令伟家陈敏刘刚)特殊的光照、水土和气候资源,造就了千里三峡库区“世界上最好
的柑桔种植带”美名。百万移民的开发浪潮,使这块古老的柑桔带喜迎“洋客人”--上万亩美国施格兰柑桔扎根三峡库区,
正在茁壮成长。
“施格兰柑桔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既能增加农村移民收入,也可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谈起采用美国技术的新柑桔
项目,忠县柑桔产业化项目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峰眉飞色舞 :“它可带动14个乡镇的3万多户、9万多果农脱贫致富,人均
可望每年增收1000多元;它还能为15000名移民提供就业机会,使长江上游每年减少120万立方米的泥沙流失量。
”
柑桔是峡江两岸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但因为库区“土”柑桔质量不高,又没有深加工企业,近年来每年都有柑桔“
烂市”现象发生,有的果农甚至剥了柑桔只卖皮。刘峰说,总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的施格兰·三峡柑桔产业化项目,是目前三
峡库区农业产业化中规模最大的农业型移民开发项目。整个工程包括技术中心、果园基地和果汁加工厂三部分。公司向农民提
供种苗、技术和服务,农民按保护价向公司上交果实,加工成柑桔汁后销往世界各地。
在石宝镇的一片美式标准示范园里,记者看到7000多株定植的“洋柑桔”苗苍翠欲滴、长势喜人。刘峰说,三峡
库区的红柑虽多,但品质不高。美国施格兰公司投资的技术培训中心,无偿地为果农引进优质种苗、提供技术服务,采用温室
工厂化育苗的苗圃每年可培育脱毒柑桔苗50万株。刘峰告诉记者,到目前中心已培训了2000多名骨干果农,苗圃培育的
近60万株种苗已在上万亩果园基地试种成功。
满山遍野的柑桔树一片葱绿,白色管道横竖交错在柑桔树下,远处工人们正在树下忙碌着。以色列“NETAFIM
”公司员工、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丁强指着那些带喷头的小黑管告诉记者,这些从以色列引进的设备是施肥供水滴灌系统,能
将农药、化肥和水均匀地直接输到每棵树的根部。丁强说,三峡库区目前已经有10个这样的果园基地了,占地面积超过3万
亩。
同行的石宝镇镇长申继旭告诉记者,这些柑桔树明年就能挂果,土桔树每亩年产量只有400公斤,而这个“洋品种
”亩产可达到3吨以上。公司专门给这些“客人”编了号,建立了档案并佩带了“身份证”。
“施格兰项目基地果园盛产期长,能为库区移民和地方财政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加工基地的建设,还可带动库区运
输、包装、旅游、印刷等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为移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望着碧波荡漾
的柑桔园,重庆三峡建设集团董事长罗弟福满怀希望:“有了这些洋柑桔,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生活有望稳步提高。”(完)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