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纪念日,美国政府和人民都在干什么?他们如何面对?如何理解?我们连线中央电视台在美国记者方静。以下是节目文字实录:
主持人:你在什么位置?
记者:你好柴静,我现在就在世贸原址的旁边,你可以看到我身后有一个铁丝网围着 的,那就是世贸大厦的原址,而且在这里,我刚刚看到有很多的记者在这儿拍摄,同时也有很多的游人,他们在这儿参观。
主持人:2002年的9月11号马上就要到了,恐怖事件发生一年后美国人怎么面对这一天?
方静:美国总统布什在9月4号这一天就已经宣布这一天为爱国者日,他们号召全美永远铭记这一天,另外还有就是各大媒体现在已经开始了陆陆续续对9.11事件的报道,到星期三也就是美国当地时间的9月11号,他们的宣传要进入到一个高潮,那么当地的各大电视网,比如说ABC、NBC、CBS他们都是在黄金的时段退出了很多特的报道,而且都是大牌的主持人,他们都要轮番的上阵。这两天我到CNA、ABC、去看了一下,他们的记者现在是非常的忙碌。反正美方有大事发生的时候,他们记者的状态总是非常的兴奋的,但是实际上美国的观众并没有像美国记者那样的兴奋,很多人认为,他们不希望再看到这样的报道,不希望这样的画面再把他们带回到那种痛苦的回忆当中。
主持人:那你怎么理解他们的这种情绪?
方静:我觉得看到的这种平静,实际上是一种表面的状态,其实“9·11”这件事情毕竟对于美国人的心里造成了很大的创伤,比如说我看到CN和时代杂志有一个最新的民意调查,那么这个调查就显示了多数民众认为,“9·11”已经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不相信美国能够再回到以前的正常的生活,至今有30%的美国成人每天都会想到,“9·11”当天发生的恐怖的袭击。但是是这样,就是我到这儿来以后,我最想了解的就是“9·11”这个事件究竟对美国造成了多大的改变,但是当我了解的越多,你会发现问题越没有答案,因为现在在美国各个网站,各个媒体他们的报道你会完全针锋相对的观点,比如说我在这个时代杂志上,这是我复印的,就是有完全的两篇不同的文章他出现在一个封面上,他在这边就写的“是的”,美国已经改变了”那在这一面就说“不,美国还没有”就是这个事件非常有代表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那么认为美国已经改变的人呢。
主持人:不管有多少争论,每个人都得面对这一天,那么在9月11日这天他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纪念?
方静:具体的程序是这样的,就是首先有一个风笛和鼓手的游行的队伍,然后在8点46分的时候,是一个默哀的仪式,之后有一个颂词的宣读还有对遇难者名单的。在默哀之后有宣读遇难者的名单还有颂词,然后美国总统布什要到当天的下午抵达纽约,在日落的时候纽约市的市长将会点燃一个不灭的火焰,最后是大家一起点燃蜡烛,这就是在纽约市的纪念活动。那么同时在华盛顿的五角大楼方面也有一个比较隆重的纪念活动,那是在美国11号的上午,这个活动要持续1个小时,地点就是在当年当时五角大楼被袭击的那个地方。到时候美国总统布什、国防部长,还有他们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将分别致词。另外就是在当天美国的金融市场,要推迟开市的时间,他们正常的开市时间是在9点30分,那么到那一天他们可能要推迟到11点。还有就是美国总统布什现在已经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就是号召全体美国人能够在美国东部时间8点46分用降半旗和默哀的形式,来表示对遇难者的哀悼。
主持人:所有这些活动的中心是什么?
记者:这次的活动中心就是对遇难者的哀悼,这次罹难一共是2863人,那么也是通过这个活动来表示,美国人民对他们永远的铭记。
主持人:这2863人的名单中有多少华人同胞?
方静:现在我们在名单上看到就是著名中国国际的是两个人,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些华裔,他们也在这次事故中遇难,这其中有一位华人的名字应该被所有的中国人,包括所有的美国人以及全世界人铭记,他的名字叫曾喆。在9月7号的时候,在贸彼力街的五福殡仪馆,当地的华人以及他美国的一些同事,在那里为他举行了一个葬礼,我们到那里也进行了采访。
主持人:“9·11”发生之后的一年中,华人之间是否比以往更有凝聚力?
方静:我们当时在葬礼的现场,也看到他的母亲在事隔一年之后仍然是非常的悲痛。当时我也问到他的母亲在这一年中是如何渡过的。她说在这一年当中,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她的儿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华人、华侨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很多人给予了她很大的精神和物质上安慰。我在现场,也可以看到有很多当地的华人社团的一些人,在为她筹备整个的葬礼。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说华人之间的安慰对于他们的家属能够渡过难关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华人为纽约的重建做了哪些努力?
方静:那么除了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之外,他们也是在帮助所有的美国人在渡过难关。比如说他们位于纽约州长岛,还有一个为微笑列车这样的慈善活动铸成的美国冠全软件公司,他们就捐出了200万美元用于帮助罹难者的子女就学。另外像新泽西州的妈妈联谊会,鼓励华裔青少年发起送爱心到纽约的募捐活动。还有就是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国际著名的华裔刑事犯罪的鉴别专家,叫李昌钰。他决定派出20名很精干的助手来进行遇难者遗体的DNA识别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华人之间的一种互相帮助,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不分种族,不分民族,不分肤色的一种共同的联合。应该说在灾难面前,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他们是站在了一起。
主持人:美国人的概念包括了不同种族,来自不同国度的人,对他们来说一年之后看待这场灾难的立场和角度有哪些不同?
方静:应该说在不同民族,不同肤色和不同阶层的人,他们对于这场灾难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说《时代周刊》就跟踪调查了11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各个阶层的人,他们对这场灾难的看法,他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和平和繁荣年代当选的总统,发现自己不得不肩负起指挥反恐怖战争的重任,原本准备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性战争的军人,却不得不跑到阿富汗的山洞里去搜寻敌人。还有一个就是一直在追求进步的一个巴基斯坦的女人,她发现她的同学对于和平和进步产生了疑问,应该说他们对于“9·11”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而我们之所以能够记住“9·11”,恰恰是因为超越了某个个人,某个国家和某个民族,它是全人类的事情。
主持人:生命在一场恐怖袭击中消失了。但是对于活着的人,生活必须继续,对于那场灾难的幸存者,记忆已经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在一年之后是否能面对创伤?
方静:也有一些幸存者,他们至今仍然不能从死亡的阴影当中逃离出来。另外就是《新闻周刊》,他们将会把十名的幸存者逃难的经历讲述出来,这也是首次对逃难经历的记录。所以我们由此看出,就是一年之后,他们其中的很多人终于有勇气来面对这一切。
主持人:在这些人当中,华人的幸存者是怎么面对这一年的?
方静:我们在纽约的采访当中,我们也采访到了两名当时从世贸大厦中逃生出来的华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他的采访。
主持人:下面我们连线亚美商业发展中心王章华,欢迎您参加到我们节目当中。
王:谢谢。
主持人:你们一年来一直在关心“9·11”事件的事后的影响,能不能简单地告诉我你们的结论。
王:我到现在一年为止的话,这里的经济还是没有完全能够恢复,“9·11”对这里的影响是相当的大。所以在自从发生了“9·11”事件以后,华埠全面的经济受到相当大的损失,到现在,很多的行业还没有能够发展出来,
主持人:其中创伤最深的是哪个行业?
王:主要是制衣方面的工厂,从“9·11”以前的200多家降到了现在大概是150、160家,将近四分之一的车衣厂都没了。
主持人:在这里工作的华人有没有什么影响?
王:这里影响很大,仅仅在车衣厂就有几千个工人没有工作了,自然影响到整个华埠的经济。他们消费的问题,商店也好,经营的各种零售店,因为人的购买力下降,影响到其他的行业。再加上游客也不到华埠来,就对其他的行业都连续有影响。
主持人:在这个华埠重建过程当中有没有想过,可以利用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些资源一起来联合经营。
王:对,这个我们也是非常重视到的一个部分了,因为我们的商业发展中心,就是在一个月以前也有一个小的代表团也曾经在国内作一个访问到北京上海,与当地的市政府以及有关的部门做了一些交谈,一方面是希望能够怎么样促进纽约与北京上海方面的贸易的推展,推事也谈到华埠的经济的恢复,与国内怎么样能够联系起来,因为我们也看到国内最近这10多20年来的国内的突飞猛进,华埠反而是非常的封闭,几乎没有进展,而只有倒退,显得很矛盾的一个现象,那当然就是说国内的经济发展的话,我觉得海外的华人社区有直接的影响,这个就是说,因为你也知道就是在美国的话有10多个比较有规模的华人集中的社区,那这些社区的话,觉得跟国内都有直接的关联,现在特别国内的经济发展,很多的国内的大的品牌,产品都是在往世界各地的去发展,打开新的市场,特别对美国市场的话,我想也是未来一个重点,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也是华埠跟国内有很密切的配合。
主持人:经济上的困境,可能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但是这一次华埠遇到的困境是因为“9·11”这样一个大的灾难,你觉得华人在遇到这个困境的时候,他们的心态怎么样?
王:我想华人在海外,一向都是以情份为本的。这等于是我们一个商标一样的。所以在受到这么大的创伤后,在很多方面来讲,华人还是很镇静的。就是说在处理这个事情的时候,虽然说有很多个人或者家里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一些影响,可是总的来讲,华人社区还是非常沉着的,没有发生真正的恐慌。
主持人:那在你跟这些普通华人接触的过程当中,你觉得他们为重建生活做了哪些努力?
王:这个当然是各个不同方面的,各自做了一些他们能够做的工作。他们也知道,只有重新振作起来,才能把这个商业恢复起来。
主持人:我觉得刚才,提纲当中的部分,我都知道了,你还有哪些要补充的吗?
王:我想谈一下,华埠与这里的中国领事馆在“9·11”以后也做了很多的工作。特别张红喜大使,对华埠也非常的关心,他也多次举办了一些活动,代表中国政府对这方面的支持。他还参与了很多社区的活动,希望能配合给这个社区一些鼓舞和支援。我们最近还有一个构想,就是说成立亚太发展中心,作为国内的企业开辟美国市场的一个据点,同时也可以为华埠带来很多的新的机会。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