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1日电(肖春飞刘颖)每逢“七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的参观人数达到高潮,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排着长队,等候在由苍翠的梧桐树簇拥着的纪念馆前。
近50年来,坐落于上海市兴业路尾的中共“一大”会址已经累计接待了国内外观众1000多万人次,成为全国各族群众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重要窗口 。
据“一大”会址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张建伟介绍,今天共有4194名参观者,还有236人在这里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
中共“一大”会址是1952年9月修复并对外开放的,此后又陆续进行了一些修缮,共占地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这些楼房修建于1920年秋天,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外墙青红砖交错有序,其间镶嵌着白色粉线,门楣上有半圆形的矾红色堆塑,乌黑的木门上配着沉甸甸的铜环,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的花岗岩石条围成,朴实典雅。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该房屋是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李汉俊的哥哥的住所。当时参加会议的有李汉俊、李达、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等15位来自全国各地和共产国际的代表。
在“一大”会址纪念馆一楼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摆放着一张木制的会议桌,四周有10张圆凳,另外墙边还分别放着三个小茶几和六张木椅--这就是当年15位代表开会的地方。
据悉,“一大”会址开放初期,前来参观者主要是各单位组织的,而近几年,旅行团、自行前来的观众也大幅增加,甚至国内一些城市还组织了几十对新婚夫妇,披婚纱、着盛装,包着飞机来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让党见证他们一生中最幸福时刻。(完)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