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时逢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50周年,本报记者随外交部代表团,出访这个近来颇受世界关注的国家。
与塔利班“兄弟”断交、支援美国捉拿拉登、接纳数百万阿富汗难民、与印度在边境陈兵百万对峙……不到1年里所有的世界新闻几乎都与巴基斯坦“沾边”。但当记者走进这座南亚次大陆北缘的国家时,却有另一番感受。
-“患难之中见真交”是孙玉玺最常说的一句话
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是本次访问团的团长。在首都伊斯兰堡会见巴方各级官员时,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deed”(患难之中见真交)。
的确,自1951年建交,特别是60年代以来,中巴两国共同经历了太多的风雨。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军主力猛攻巴南部重镇拉合尔,这里一旦失守,首都伊斯兰堡就将失去屏障。在关键时刻,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促成了双方的停火。
1971年,正是在巴基斯坦的积极参与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才在访巴途中称病,秘密前往中国,与周恩来总理探讨破解中美坚冰之事,并最终促成了第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使巴基斯坦成了阿富汗反苏游击队的后援基地。此后十多年里,中国政府坚持向巴提供物资及道义援助,帮巴政府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
数十年来,中国对巴援助多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巴境内不少重要工程,都留有中国援建人员的身影。而巴方也为中国开拓中东市场,与穆斯林国家发展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按照原国家主席杨尚昆访巴时的表述:“中巴之间是真正的全天候关系”;是第三世界国家平等互利关系的典范。
-当美国轰炸机飞来,只有中国工程队没走
巴罗塔水电工程,是目前巴基斯坦在建的最大水电项目,被人们称作巴基斯坦的“三峡工程”。这个坐落于印度河上的工程,通过一条52公里长的人工引水渠道,将印度河水引入下游落差60米的坑井发电站,为周边工农业提供电力。
当记者一行来到这个工地时,惊讶地发现:作为由多个国家联合承建的项目,上百平方公里的工地上,却只有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一家还在施工。
据水电站厂房工程的承包商——中国东方电气集团负责人潘纪盛介绍:作为中国出口的最大水电项目,巴罗塔工程于1997年8月开工,原计划2002年8月巴基斯坦独立日竣工发电。但去年9 11事件后,美国准备剿灭塔利班和其基地组织,由于担心战火会烧到这里,意大利、德国、日本等承包商不顾高额违约罚款,纷纷撤走了。
面对每天从头顶飞过的美国轰炸机,中国工程队也做出了撤退家属的选择;但通过与中国驻巴大使馆的深入分析及与巴官方的接触,他们得出了战火不会波及巴境内的结论,100余名员工均坚守在了岗位上,保质保量地完成进度。
这一举动得到了巴方的高度评价:“在关键时刻,还是中国朋友靠得住”;为此,去年年底当巴总统穆沙拉夫访问北京时,将69台电力机车的采购合同递到了朱总理手上;不久,又将价值1.7亿元的工程交给了中国公司。
今年初,看到中国公司稳步拓展的日本、德国公司纷纷准备回到巴罗塔;而去年撤得最快的意大利公司也开始向巴方提出了复工申请。
-百万大军对峙的边境,印巴军人互敬军礼
印巴边境上的Wahga Border边检站每天都举行联合降旗仪式;下午5点,两国最剽悍的士兵在“怒目而视”中互敬军礼,此后同时降下印巴两国的国旗。然而这在印巴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却是唯一的“和平风景”,因为双方上百万军队正在这条边境两侧对峙着,这也是自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两国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
据边检站的梅塞尔少校介绍:虽然目前印巴军队在紧张对峙,但这里双方依然保持着定期会晤的机制;降旗仪式中,双方士兵看上去剑拔弩张的行为,实际上是印巴两国关系的一个缩影。从Wahga Border边检站回拉合尔的路上,记者在路旁依稀看到了枪眼指向公路的暗堡和一些简单的防御工事。
在首都伊斯兰堡,记者采访了巴基斯坦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退役陆军准将阿其兹先生。他认为,印巴两国的冲突根源依然是克什米尔问题,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印巴之间就不可能有和平。但由于目前两国人民和全世界都反对战争;而且印巴两国都拥有毁灭对方的核武器,因此印巴双方都应尽力避免这场战争的爆发。
-320万阿富汗难民给巴基斯坦带来沉重负担
在白沙瓦街头,经常能遇到一些衣不遮体的阿富汗孩子向记者乞讨。据介绍,目前在巴境内有大约320万来自阿富汗的难民。大批难民的进入,给巴基斯坦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难民聚居地区的社会治安恶化、土地纠纷增多、基础设施超载、就业机会减少……无论难民自己还是当地政府,都希望这种局面能尽快结束。
为了解难民的生存状况,记者来到白沙瓦附近的塞沙都阿富汗难民营。在这里,记者看到最多的是期待的眼神!孩子们期待有糖吃,有学上;大人们期待生活状态的改善,期待着早日回到家乡。
这座建立于1999年的阿富汗难民营,设在一片光秃的丘陵上,主要接纳1993年阿内战后逃出的人们。在联合国帮助下,难民大都住进了土坯房,这比众多还宿在帐篷中的人要好一些。全营共11180户,近3万人;每月每人可得到近14公斤的面粉和少许的油;由于缺乏农田和就业机会,大部分难民都靠救济为生。
在难民营内,有一间联合国开设的福利工厂,工人主要是些失去外出谋生能力的残疾人;产品包括鞋、木质家具和手工艺品。在造鞋车间,记者看到:两名60多岁的老人在吃力而认真地做着布鞋,而他们的身边却立着双拐。翻译告诉记者,他们的双腿都在战争中被地雷炸掉了,他们生产的鞋是永远不可能穿在自己脚上的。
团长孙玉玺告诉记者,阿富汗难民回国的首要条件就是阿国内恢复和平。目前美国肃清塔利班、抓捕拉登的行动尚在继续;部分阿地方武装再次为争权发生冲突,这都不利于难民的返回。同时,阿富汗是否能顺利进入和平重建,将是解决难民问题的重要保障。因为只有得到真正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难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返回祖国。而这,正需要所有参与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的国家来共同努力。(本报记者严峻)
多多精彩短信5折起,还有精彩海南游、机票、手机、MP3等着你
1000首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个性图片、铃声,新年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