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面对住户拉得老长的一张脸,普查员张小波还是笑吟吟地迎了上去。今天,北京地区人口普查的入户登记已接近尾声,记者在随东直门街道人口普查办来到东外大街进行抽检时,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同行的几名普查员告诉记者,这样的事情他们见得多了,搞普查工作辛苦不怕,可碰上不理解的群众,心里挺难受。 据了解,普查员每人负责约150户居民。国家规定人口普查“一个都不能少”,为了在规定期限内把这些人都成功地“堵”在家里,他们只有日夜连轴转,因为普查的黄金时间在晚上。最晚的一天,普查办的灯一直亮到第二天早晨6点。 东直门街道普查办的张燕珍主任开玩笑说:“除了入户登记我们保证准确,普查办是最没谱的地方———下班没谱、休息没谱、吃饭没谱。我一年爬的楼也没这几天多。” 10日以前,东直门街道普查办决定在各普查区分别抽取10份记录,进行再核对。抽检的路上,普查员向记者倒了一肚子的苦水。 张小波说:“我们每天都带着手电筒和大垫板,有些居民不让我们进屋,我们就得站在门外填写,累了就蹲着,一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张小波一直用手中的笔敲门,她解释,用手敲,冬天太冷,一会儿就得肿。 有时,群众还会莫名其妙地对上门普查的人员发脾气。普查员按规定不许与居民发生争执,于是,有人总结了这样的战略:“避其锋芒,‘敌’进我退”。 有一次,一位普查员来到一位老大爷家,还没说两句话就被骂了出来。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居民对自己的住房不满意,一古脑儿把气撒在了普查员身上。普查员只得先离开,两天之后,等他气消了,工作还得硬着头皮继续做。 据了解,人口普查并非问几个问题,填几张表那么简单。楼房区住户登记相对单纯,而牵扯到拆迁利益问题的平房区就复杂多了。 香河园地区多是50年代中期建的平房,有些居民误认为人口普查与分房有关,在登记时故意增加常驻人口的数目。有一户的住房仅有十几平米,屋内只放了一张床,而户主在登记时却说,这里住了8个人。 为了不影响入户登记的准确程度,遇到类似不如实的申报,普查员就得一趟趟往派出所、居委会跑,核实情况。 尽管普查员们牢骚的话说了挺多,但记者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一点没少,手里的活儿依然干得兢兢业业。张小波说:“人口普查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只要能圆满完成,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受点儿委屈不算什么。” 华灯初上时,各路冻得瑟瑟发抖的普查人员开始汇总,接下来的工作是核对抽检结果和原始记录,晚饭又要等到8点之后了。下班的时间当然还是两个字:没谱。(本报记者张凌 本报北京11月9日电)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