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
不桑不稼、不猎不牧、非工非商、居无宁所、四方流浪——吉普赛以她的传奇和浪漫而入诗入画、入戏入乐。 因为她的存在,才有了普希金动人的诗篇《茨冈》、比才优美的歌剧《卡门》、萨拉萨蒂激情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 从公元10世纪初算起,吉普赛人已经整整流浪了1000年。时至今日,他们的子孙仍然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靠卖艺、看相、乞讨过活。一千个寒暑春秋,几度沧海桑田,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社会经历了数不清的变故:战争、瘟 疫、专制、朝代更替、疆界变换,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信息时代的曙光又出现在工业文明的前方……然而吉普赛人却依 然故我,一成未变,顽强地保留着古老而原始的生存方式:流浪。 多年以前在中亚的塔什干我曾邂逅过一位吉普赛血统的学者,他是当地一所工学院的教授。这位学者这样评价自 己的民族:吉普赛人小心翼翼地走在历史的边缘,从不介入别人的世界,从未融入过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所以他们得以完整 地保留属于自己的一切而不受外界的影响。那些高贵的“加杰人”(吉普赛人对异族人的称呼)看不起我们,嫌我们下贱,骂 我们是贼,是无赖。其实吉普赛人最仁慈、最忠厚、最善良、最富于同情心,在吉普赛人的群体中,只要一个人有食物,那么 其他人也就不会挨饿,这在别的民族恐怕很难做到。 我问教授,吉普赛人为什么不愿意过安宁生活而选择流浪呢?教授说,亲近大自然、追求自由是吉普赛人的天性 ,而无拘无束、不受任何体制和形式的羁绊是体现这种精神的最佳方式,所以吉普赛人愿意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当然,并不 是所有的吉普赛人都乐意过流浪生活,像我们中间的“辛特人”就已经放弃流浪过安定日子了。 在东欧和中亚,我见过不少这样的辛特人。他们虽已定居,但迥别于当地居民。他们喜爱艳丽的服饰,把自己的 屋舍也打扮得花里胡哨、怪模怪样,使人一望即知那是吉普赛人的家。他们很少与外族人往来,时刻不忘自己是吉普赛人。流 浪生活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仍要燃起篝火,围坐在一起欢歌跳跃、嬉戏喧闹。 我又问教授,终年四处漂泊,难道吉普赛人不感到疲惫和厌倦吗?他回答说,长年累月地跋山涉水、日晒雨淋、 风餐露宿,还经常要忍饥挨饿,遭人白眼,哪能不累不厌呢?当夜晚倒在帐篷里歇息的时候,吉普赛人常常发誓再也不走了, 就在这儿长久地住下去。但是次日清晨醒来,当红日照在脸上,仿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神力催促他们继续朝前走。于是吉普赛 人便忘记了昨晚的誓言,又精神抖擞地上路了。也许有那么一天,吉普赛人真的走累了,他们会选择一块适合于子孙生长的地 方长久地待下去,不过那将是遥远的事情,而且从此也就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吉普赛人了。 《圣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以色列人不堪埃及人的奴役,按照上帝的旨意,在摩西的带领下逃出埃及,去 寻找“那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在约旦河的摩押平原安营扎寨,前后用了整整40年的光阴。这 是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迁徙。然而,吉普赛人的迁徙持续的时间远比这长久得多,他们的迁徙历程不是以年而是以世纪来计算 的:在这个千年的开端他们离开了故乡印度,11世纪到达波斯,14世纪到达东南欧,15世纪到达西欧,20世纪他们终 于绕遍了地球余下的部分——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然而他们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在下一个千年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仍然 踏着缓慢的步子漫无目的地走着。 他们最终要走向哪里去?他们心中那流淌着鲜奶与蜂蜜的地方究竟在何处? 程亦军 相关报道: 巴勒斯坦新千年庆祝活动拉开序幕 相关报道: 世纪之谜:寻找地外智慧生命 相关报道: 世纪评说:激荡的一百年 相关报道: 世纪回首:二十世纪医学成就 相关专题:迎接2000年专题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